一提起宮崎駿,我想只要對日本動畫稍微有了解的人都對這個名字如雷貫耳。宮崎駿的動畫作品有著強烈的屬於他的個人風格,堅持手繪的作風也貫穿於他所有的動畫作品之中,而且相比較於其他日本動畫界大師的作品,宮崎駿的作品因為獨特、唯美的畫風和通俗易懂的劇情也獲得了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所以他的作品往往是「既叫好又叫座」。從他執導的第一部動畫作品《風之谷》以來,宮崎駿就像是一張日本動畫界的名片被分發到了全世界喜歡動畫的人手中。
在宮崎駿執導過的所有作品中,《哈爾的移動城堡》彷彿是其中的一部「另類」動畫作品,雖然不管是畫面還是角色刻畫方面我們都能很明顯的看出,這是一部很「典型」的宮崎駿動畫電影,但是《哈爾的移動城堡》在劇情走向和情節發展的方向上卻一改他之前作品「易懂」的風格。很多觀眾在第一次看完之後多多少少都會對劇情「一臉懵逼」,而且《哈爾的移動城堡》中宮崎駿在原著小說的基礎上增加了很多他獨創的情節和隱喻,這些也讓《哈爾的移動城堡》整部作品更加「粗澀難懂」,所以這部動畫電影也被稱作宮崎駿「最難讀懂」的作品。
關於蘇菲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本片的女主角——蘇菲,動畫中關於蘇菲的背景並沒有過多的提及,電影也是盡量忠於原著,還原了她在書中的形象。原著中蘇菲的家庭本是一個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在父慈母愛的環境下長大並且受過良好的教育,但是這一切都隨著母親的去世和父親的再娶結束了。原著中蘇菲是家中長女,她還有兩個個妹妹(電影里只出現了一個妹妹),後來父親病逝,作為長女的蘇菲不得不女承父業,中斷學業繼承了父親的衣帽店。
動畫電影中對於蘇菲繼承父業的委屈沒有過多的提及,有的只是她在看望妹妹的時候眼中流露出的羨慕和跟妹妹談話時的欲言又止。原著中的蘇菲不止一次提及過自己就是個沒用的大姐,父親的衣帽店就像一把枷鎖,牢牢地鎖住了她的命運。家道中落再加上年輕的蘇菲被冠上了重重的枷鎖,因而造就了蘇菲不自信和消極的態度,這些也在電影中被忠實還原,但是略顯突兀了一些。
原著中的蘇菲其實並不像電影中那樣總感覺自己很醜,但是她的不自信和老氣、成熟的打扮卻是忠於原著的。蘇菲雖然打扮老氣、古板,但是性格保留了「宮崎駿式女主角」一貫的善良、勤勞和充滿勇氣。因為本身就對自己的外貌不自信且自卑,所以她在遭受荒野女巫的詛咒變成90歲的老太太時並沒有想像中那樣崩潰,甚至是有時因為自己老太太的身份感到慶幸。
在偶遇哈爾和他的那座可以移動的城堡之後,無家可歸併且饑寒交迫的蘇菲沒有猶豫就打開了城堡的大門走了進去,因為傳言哈爾只吃年輕貌美姑娘的心臟,她作為一個老太太更加「有恃無恐」。而且在得知哈爾就是之前在鎮上幫她解圍的那個帥氣的魔法師後,也是心甘情願地留了下來並且擔任起了城堡里的清潔女僕。
關於哈爾
相比較蘇菲,原著中的哈爾並不像電影中的那樣帥氣和瀟灑,只是一個長相普通但是對外表極其愛慕虛榮的魔法師。原著中的哈爾來自於蘇菲世界的未來,這個橋段在電影中被省略了。但宮崎駿也忠實地還原了哈爾花心、懶散、孩子氣和愛慕虛榮的性格,電影中哈爾唯一一次對著蘇菲發火,也是因為蘇菲動了他浴室里用品的位置,導致他的頭髮變成了奇怪的顏色,並且瞬間心灰意冷地想要去死。
「雖然他是個既膽小又任性,而且有點無厘頭的人,但是他也是一個正直、善良、溫柔的人,他是不會變成魔王的。」這是蘇菲在電影中對於哈爾的評價,也表達出了她對哈爾的真實感情。其實電影中對於原著哈爾性格描寫的片段刪除了很多,但是宮崎駿加入了一段哈爾英雄救美的橋段,為的正是讓蘇菲在進入哈爾的城堡之後對哈爾的細心照料不會顯得突兀。
而且宮崎駿在處理哈爾性格的時候,給哈爾賦予了一種憂鬱且迷人的氣質,這種氣質也是日本動畫對於男主常用的手法。哈爾在城堡中與蘇菲「老奶奶」第一次見面的時候,略顯疲憊的哈爾悠悠地對蘇菲說,「能讓卡魯西法乖乖聽話,你肯定不是普通人吧。」繼而轉過頭微笑地問蘇菲,「你是誰啊?」一個疲憊、憂鬱的美少年溫柔地對待著他眼前的陌生人蘇菲,二人間的好感度也是瞬間升溫的。
在人們口中專門獵食花季少女心臟的魔鬼其實只是一個憂鬱且充滿孩子氣的美少年,這讓電影的角色刻畫比原著更加吸引人,本性善良的哈爾和蘇菲也瞬間相互吸引,孩子氣的哈爾在「蘇菲奶奶」身上尋找依靠,自卑的蘇菲也激發出更多的保護欲來包容面前這個「膽小」的哈爾,二人間的羈絆也因為相互吸引變得越來越牢固。
關於劇情
首先,荒野女巫為什麼要將蘇菲變成垂暮的老人,而蘇菲在電影中為何有時看起來年輕有時又看起來非常老,而且隨著劇情的推進她的身體為什麼變得越來越年輕呢?雖然電影中對於這個問題沒有做出明確的解答,但其實官方在電影上映之後出版過一本關於電影的「解說書」。電影中蘇菲第一次與哈爾見面的時候,哈爾正在躲避荒野女巫的追殺,碰巧救下了正在被騷擾的蘇菲,這一幕被荒野女巫發現,荒野女巫誤以為哈爾喜歡上了蘇菲,所以將蘇菲變成了一個90歲的老人,從而讓哈爾死心。
蘇菲受到的詛咒也並不只是單純地將她變老,而是她的年齡會隨著她心理的變化而變化。起初,蘇菲變成老太婆以後變得更加的不自信和自卑,但是遇到哈爾的她慢慢激發了蘇菲的樂觀和進取,所以越到電影后期,蘇菲愈加地想要保護和守衛身邊需要她的夥伴,善良、自信、勇敢的蘇菲也最終擺脫了詛咒的束縛,恢復了原本的年輕、漂亮。但是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蘇菲頭髮的顏色一直也沒有變回來,所以直到電影的最後,詛咒並沒有解除。
其次,哈爾城堡那面可以隨意切換的門到底是用來幹什麼的,後來城堡變成廢墟之後,蘇菲在打開門去的那個世界是什麼意思呢?其實細心的觀眾可能已經從電影中發現了答案,那扇門通過轉動把手選擇不同的顏色可以在不同的城市之間穿梭。有點像哆啦A夢的任意門一樣,但其實它不光可以在不同的城市間穿梭,而且可以跨越維度。
哈爾可以移動的城堡、用來驅動城堡的火焰惡魔卡魯西法和一扇可以穿梭的門,這些都是哈爾用來躲避國王的徵召和荒野巫女的追殺而製造出來的。城堡所代表的也是哈爾那顆追求自由,但又有些膽小的內心,因為嚮往自由所以城堡可以自由行動,同時也是因為膽怯所以城堡有一扇「任意門」。所以電影的尾聲中,蘇菲最後打開的城堡大門通向的是哈爾內心的深處,看到了哈爾在童年第一次遇到了流星隕落的卡魯西法,也看到了善良的哈爾為了拯救卡魯西法跟它簽訂了契約。
最後,也是最突兀的一點,稻草人菜頭為什麼會是鄰國的王子,薩利曼夫人為什麼在水晶球上看到眾人送別鄰國王子之後就馬上選擇停戰了?對於鄰國的王子為什麼能陰差陽錯地成為被扔在荒野里的稻草人一事,動畫里並沒有過多地展開,原著中其實蘇菲有一個在魔法學校上學的妹妹,因為電影篇幅的原因這個角色在電影中大家沒有見到,而被詛咒的鄰國王子跟蘇菲的這個妹妹又息息相關,所以也無法展開。
但是宮崎駿也默默地埋下了一支暗線,稻草人菜頭為何一直對蘇菲「不離不棄」,其實不光是因為蘇菲在無意間救起了荒野中的它,其實王子在蘇菲身上看到了熟悉的影子,所以一路追尋著蘇菲的腳步,並且也最終因為蘇菲的一吻解除了詛咒。
而戰爭這時也馬上結束了,所以我們可以合理的推測就是因為鄰國的王子在蘇菲的王國無故失蹤了,所以鄰國對於蘇菲的王國展開了報復性的戰爭,而現在真相大白,所以戰爭也理應結束了,這也是為什麼薩利曼夫人在最後只看了一眼水晶球,就說出happy ending。
寫在最後
宮崎駿動畫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改編自英國作家黛安娜·W·瓊斯的小說《魔法師威爾與火之惡魔》中的第一冊《哈爾的移動城堡》,宮崎駿雖然在劇情上做出了不少他的原創改動,但是故事的大體框架還是忠於原著的,所以如果你沒有看過原著小說的話,電影中有很多情節你可能無法理解。
如果拋開動畫電影的劇情,單純地觀看宮崎駿式的手繪畫風和絢爛色彩在眼前交織、碰撞,也會讓人流連忘返;在號稱宮崎駿動畫中最帥的男主哈爾和溫柔善良的女主蘇菲之間,上演了一幕美麗而且勇敢的愛情童話故事,再加上優美動人的音樂和讓人心滿意足的圓滿大結局。單單憑藉這些就足以讓我們又一次沉浸在這位日本動畫大師所創造的美麗夢境中,久久不願以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