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種自然未解現象——幽靈船。即許多年前神秘失蹤或沉海的船隻突然被人發現航行在海上,而船里卻空無一人。
1872年,世界航海史上發生了一起轟動歐美的瑪麗亞·色列斯塔號謎案,自此類似的事故便一個接著一個。科學家為此傷透腦筋,提出了種種解釋,但一個半世紀過去了仍然沒有權威的結論。今天我們要推薦的這部恐怖片便與之相關。
美國恐怖電影《幽靈船》
(也譯作:鬼船、嚇破膽)

《幽靈船》電影海報
主人公莫瑞恩是一支商業打撈隊的一員,專門在公海上尋找那些遇難船隻換取報酬。這天,一個名叫傑克的年輕人找到他們,聲稱自己在公海上發現了一艘無人船,想要僱傭他們前去尋找。第二天一早,幾人與傑克一同出發,很快便找到了那艘船。令人驚異的是,這竟是莫名消失了40年的著名郵輪——安東尼亞·格拉撒號。
2002年,正值歐美恐怖電影衰落期。眼看觀眾對於血腥暴力的老一套越來越不買帳,逐漸遭到市場的淘汰,好萊塢靈機一動,掀起了一股翻拍熱潮。同時期崛起的亞洲恐怖電影、傳統的經典恐怖片都不放過,但最終效果大多不是很好。本片《幽靈船》也是這股熱潮中的隨大流之作,評分和口碑同樣不盡人意。
其實這完全在意料之內。爛俗的海報、籍籍無名的演員和製作團隊、標準的好萊塢恐怖風格、舊瓶裝新酒的翻拍形式…… 甚至在劇情設置方面也遠遠不如原版。幾乎從任何角度來看,本片都是底層B級片的標準配置。而且很多喜歡恐怖電影的「老油條」都有「跟著感覺走」的觀影習慣,即瞄一眼海報、簡介和演職員表就對一部電影作出初步判斷。目測好看就去看,不好看就直接忽略掉。而《幽靈船》這樣一部「三無」恐怖片很容易被歸置在直接忽略的那一類里。
但如果你沒有以上這種觀影習慣就會發現,本片其實相當不錯,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被低估了。
原因有二:
其一,全片將兩條時間線融合成一個故事的前因後果,一邊通過懸疑色彩時刻吊著觀眾的胃口,一邊利用不斷出現的視覺衝擊配合恰到好處的音效配樂刺激觀眾的感官神經。尤其是開頭那場極具震撼力的屠殺戲,足以入選恐怖電影史名場面Top10。
如果你還沒看過的話,請閉眼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
郵輪里的乘客們邊喝酒邊聊天,一片祥和,然後隨著紅衣女郎的召喚開始聚集在舞池裡跳舞。突然,一隻手悄悄啟動了一個開關,一條不斷被拉緊的鋼絲繩瞬間從人群中掃過,所有人眨眼間集體被腰斬,只剩一個不夠高的小女孩嚇傻在原地。什麼感覺?
而這慘絕人寰的一幕的罪魁禍首,是整整幾大箱黃金。自此引出原因其二,本片絕不僅僅是嚇唬人那麼簡單,在這個看似恐怖的故事中,人性的自私與貪婪無處不在。
為了打開40年前郵輪慘案的真相的突破口,片中安排了一個關鍵性的線索角色——安東尼亞·格拉撒號船長的靈魂。通過他的敘述我們得知,當年慘案發生的前幾天,他們營救了一艘名為格蕾萊號的遇難船隻,那些黃金便來源於此。
這裡編導特意設置了一個暗示。格蕾萊原本是德國民間傳說中的女妖,傳聞受她引誘的船隻和水手全都在劫難逃。編導借用這樣一個傳說中極具魅惑性的角色暗示安東尼亞·格拉撒號命中注定的悲劇,頗有一種東方宿命論的感覺。
更重要的是,當時的格蕾萊號上除了黃金以外只有一名倖存者——僱傭打撈隊找船的年輕人傑克。那麼問題就來了,整整40年過去了,傑克為何依然年輕?答案只有一個,他才是真正的「格蕾萊」,利用黃金刺激人類的貪婪,讓他們自相殘殺,從而收集靈魂換取永生。
這正對應了全片的精華片段——小女孩的靈魂帶著莫瑞恩回顧慘案過程。短短几分鐘,將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得十分詳盡、講述得淋漓盡致。下毒、鋼索、萬人坑、黑吃黑……沒被鋼絲繩腰斬的小女孩被人活活吊死在船艙里。人性的陰暗、邪惡、自私、貪婪,在這幾分鐘裡展露無遺,令人膽寒。
可惜的是,作為將近二十年前的作品,本片並沒能擺脫美國電影一貫的個人英雄主義風格。得知真相的莫瑞恩心知那些黃金是罪惡之源,於是決定以炸毀郵輪的方式摧毀人性的貪婪、拯救被困的靈魂、讓傑克連同他的黃金一起石沉大海。
邪不勝正?不。
影片最後,莫瑞恩在小女孩的靈魂的指引下逃出生天,躺在救護車上的她,眼看著那些黃金被人一箱箱抬走。人群後面,赫然出現了傑克的身影,悲劇仍在繼續。
雖然這樣帶有反轉性的結尾早已被很多恐怖電影用爛,但代入本片卻別有深意。非但不俗套,反而很出彩。
傑克和黃金完好無損地上了岸,莫瑞恩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勞。正如人性的貪婪永遠無法根除、相互利用等惡習絕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努力而消失殆盡一樣。黃金只是對於貪婪和欲望的誘餌,一旦兩者戰勝理性,噩夢將永遠不會結束,而那艘幽靈船也不過是貪婪和欲望的具象化表現。實體被摧毀不要緊,因為它將永遠漂流在人心深處的黑暗死海里。
寫在最後,個人對《幽靈船》這部恐怖電影的綜合評價還是不錯的,這也是為什麼今天我會推薦它的原因。如果你曾因為第一印象而放棄了這部恐怖片,我覺得你可以找個時間重新來看看這部美國恐怖電影,它真的沒有那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