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影評:這部驚悚犯罪電影真的是狗尾續貂?

當年看《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的時候,愣是不敢想像這種三位王者匯聚一堂的大混戰,怎麼會被劇本的拖沓綿長,搞出一種肥皂劇一般無聊的過程。當然,這個得怪編劇和導演,因為《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這部驚悚犯罪電影在演員選角這個層面上,絕對是滿分項!

當時看《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的時候年紀小而且霍普金斯大爺明星光環太耀眼,所以,忽略了其實它的陣容完全是奧斯卡王炸陣型——老資歷的安東尼·霍普金斯做主題,新生代愛德華·諾頓和拉爾夫·費因斯做戲肉,就連出場不多的盲女蘇珊,都是艾米莉·沃森這樣的奧斯卡級別配角。

但是《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的編劇節奏有那麼一點問題——前面漢尼拔和威爾的淵源拖時長,占據了五分之一的劇情,但是其實沒有啥構建上的力道,反而因為兩個大男人你來我往的過程,弄得有點鈣里鈣氣的——這種價值觀的誤導,直接催生了後來劇版《漢尼拔》裡面長達好幾季的PUA和相互攻防。

而後來「牙仙殺人案」裡面,威爾的追查進行到影片五分之三,作為本集反派的「牙仙」杜爾才正式出場。作為某些方面壓制愛德華·諾頓的「伏地魔」拉爾夫·費因斯,確實在氣勢上更接近邪惡,適合於反派的角色。但是,劇情有過於拘泥於案件過程里杜爾的心理浮動狀態,導致篇幅里拉爾夫的出場時長和情緒鋪墊不對等,占據了太多時長而情緒不夠。

三位等量級大體相當的高級別演員如何分配戲份,使得《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的整體劇情,節奏和張力稍顯不足,劇情略顯冗長。

威爾和漢尼拔之間是一個PUA的長期過程,漢尼拔享受這種把良家婦女帶壞的感覺和掌控力,所以,一直旁敲側擊的在用人性的陰暗在動搖威爾的底線。甚至於,犧牲了牙仙杜爾,想要打破威爾不殺人的最後信條——當然,最後導演留了一絲回寰的餘地,讓威爾的妻子完成了威爾的任務,開槍擊斃了威脅到孩子生命安全的杜爾。

而拉爾夫·費因斯扮演的杜爾,則完全是一個工具性的人物。他例行的殘忍嗜殺,但是又有著殘酷的童年經歷,劇情里要強調他犯罪心理的情有可原,但是,行為邏輯的不可饒恕使得他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所以,要不是拉爾夫扮演這個搖擺但是必須死去的最煩角色,觀眾也感受不到那種脆弱與邪惡相互融合得如此契合的狀態, 來達成一個法理上罪無可恕,情理上可憐可嘆的糅合體。

但是,整體在構建杜爾的時候,偏重於現在而忽略了以前,造成這個人物其實並不完整。

杜爾和蘇珊的感情戲必要但是展現得不足,氣勢和其他情節安排一樣,整體必要,但是不具備特別的針對性,尤其是情節的安排,過於平鋪直敘。在整體流程走向上顯得戲劇衝突和懸疑感不足。

畢竟《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有一個太有名的前提——《沉默的羔羊》是進入過奧斯卡殿堂拿過獎的驚悚犯罪電影啊,可是《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的劇情設定卻是走的完全的商業偵探懸疑驚悚路線,格調上就自降身價。

而且在對於犯罪和各種人性的解構上,格局也降低得有點厲害——《沉默的羔羊》結構的是連環殺人案的現實意義,《漢尼拔》解構了看似光鮮亮麗的貴族階層每個人心裡潛藏的反社會與反人性的一面,剖析了所謂貴族心理的陰暗與不堪;

而《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則完全是中規中矩的對「牙仙殺人案」的工整解析,從童年陰影到成年後社會邊緣人物如何與社會相互接納的表層性解析——格局不開闊,加上剖析不深入,使得整體格調總感覺小家子氣!

而且,《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的動作設計很拖沓,開篇漢尼拔和威爾的扭打,結局杜爾對於威爾一家人的追殺都安排得笨重而拖沓,我們很難想像頭腦發達的漢尼拔和對手在地毯上扭作一團,更難想到愛德華諾頓和拉爾夫相互對對方飽以老拳——這兩貨都是遠程或者魔法攻擊的氣質!

《沉默的羔羊前傳(紅龍)》的弊病在於影片的節奏,在安排情節的時候過於平鋪直敘,而且集中在一個案件的探討,使得展現的視線狹小,失去了前兩部那種揭露比較廣泛社會心理的寬泛程度。

而在展現杜爾的心理狀態的時候,時常習慣性的拘泥於童年陰影和成年後社會交流障礙對於人的影響,而且花了很大力氣來構建杜爾的心理轉化過程——不是不必要,而是這種展現手法,拖延了時長,淡化了戲劇張力。總之,個人感覺這部犯罪電影的劇情節奏太拖沓,又沒有對杜爾更深層的精神狀態進行刻畫和剖析,僅僅拘泥在他成年後的自卑導致的和社會格格不入,進而引發犯罪這種寬泛而表層的原因之上。沒有進一步深入探究,自然亦無法讓觀眾獲得深層的共鳴了。

分享這篇文章

電影情報:《阿凡達2》再曝全新片場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現身

上一篇

國產電影《八佰》要火,14日點映預售,票房破500萬,但依舊喜憂參半

下一篇

猜你喜歡

評論已關閉。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