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鋼鐵俠》第一部上映,藉由此部電影我們認識了浪蕩不羈的公子哥托尼·斯塔克和他的那身帥氣的紅色機甲。時至今日我們再看《鋼鐵俠》它就像是一把鑰匙,漫威藉助這把鑰匙開啟了持續了十年時間之久的漫威電影宇宙。
我們把時鐘撥回2008年,當時全世界都面臨嚴重的金融危機,世界經濟體系遭受嚴重重創,當所有人都在考慮怎麼保住飯碗和接著維繫生活的時候,一本用來消磨時光的漫畫不再變得那樣舉足輕重了。
漫威作為美國漫畫巨頭公司之一,在這樣一場金融風暴中同樣受到了重創,彼時的漫威已經瀕臨破產,漫威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不倒閉,漫威高層決定做出一個重要決定,成立屬於漫威自己的電影公司——漫威影業。
漫威影業就這樣誕生於2008年漫威即將破產的那個年代,而漫威影業的第一部電影《鋼鐵俠》也是這個美國漫畫巨頭拼上所有身家性命的一場「豪賭」,不成功便成仁。
我們作為中國觀眾可能不知道這其中的風險是何等之大,但如果你對美國漫畫有一定的了解,對漫威出版的動畫作品有一定熟知度的話,你就會發現漫威的這場「豪賭」其中有太多的無奈和妥協。
首先,鋼鐵俠這個英雄形象在漫威的漫畫中定位就不是「一線英雄」,眾所周知,美國有兩個漫畫巨頭——DC和漫威,而這兩家漫畫公司也都有屬於自己的超人氣英雄角色作為自己的「當家花旦」。
DC漫畫公司的領頭羊是蝙蝠俠和超人,而漫威的王牌則是蜘蛛俠。除了這三位「超人氣偶像」,緊隨其後的則是「一線英雄」,比如DC漫畫公司的閃電俠、神奇女俠和海王等等,也比如漫威漫畫公司的浩克、美隊和金剛狼等等。再之後的才是像鋼鐵俠這種的「二線英雄」。這時你可能會驚訝,在今天甚至都已經達到家喻戶曉程度的鋼鐵俠怎麼會只是區區一個「二線英雄」?
《鋼鐵俠》的發展以及對漫威的影響
你可能不知道,在2008年《鋼鐵俠》上映之前,鋼鐵俠在中國都沒能擁有一個統一的名字,有的翻譯版本會把他直譯為鐵人,也有人會把他叫做英雄鐵人等等,鋼鐵俠在國內的人氣可見一斑。同樣的在美國本土,電影上映之前,漫畫中的鋼鐵俠也基本沒有人氣。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什麼漫威會舉「傾國之力」,將自己的命運寄托在這樣一個「二線英雄」的身上呢?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因為漫威把自己的重要漫畫角色早已經「賣掉了」。
在上個世紀80年代,是漫威最風光的時候,80年代中葉漫威最鼎盛的時候差點甚至收購了自己的死對手DC漫畫公司,只不過當時的漫威老總拒絕了這個提議。然而風光過的漫威沒想到就是在幾年之後,由於新任漫威總裁過於急功近利導致漫威負債纍纍,為了還債的漫威開始出售自己手中的漫畫角色的電影版權,第一個被賣的就是自己的「當家花旦」——蜘蛛俠。
索尼影業公司在1999年以700萬美元的超低價格購買了漫威超人氣英雄蜘蛛俠的電影改編權。當時的漫威一方面是急於還清自己背負的債務,另一方面漫威也沒有意識到漫改真人電影的市場潛力。
在索尼身上吃到「甜頭」的漫威開始分批次,大手筆的開始「販賣」自己手中的漫畫英雄形象:蜘蛛俠、綠巨人浩克、惡靈騎士、X戰警、金剛狼、美國隊長、黑寡婦、黑豹、死侍甚至是之後的鋼鐵俠等等超級英雄們都被漫威一股腦的「賣」了出去(當然,賣的只是真人電影改編的權利)。當今國產動漫正在時興的「販賣動漫IP」的戲碼,當初美國漫畫巨頭漫威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開始這樣「撈錢」。
令漫威沒想到的是,自上個世紀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電影的拍攝手段日新月異,很多原本無法被搬上真人電影的橋段得益於電腦特效的發展,已經成為現實。蜘蛛俠這個大「IP」被索尼完整地搬上了大熒幕,索尼也是不負重託,以一年一部的速度迅速推出了「蜘蛛俠」三部曲,由托比·馬奎爾扮演的第一代蜘蛛俠也是迅速地在全球掀起了一場觀影狂潮。
據不完全統計,索尼的「蜘蛛俠三部曲」在全球席捲了近25億美元的票房,而漫威當初「賣」蜘蛛俠才賣了區區700萬美金,連票房的零頭都不到。索尼影業改編的超級英雄電影的巨大成功不但敲醒了漫威,還順便把美國所有漫畫公司的腦袋都敲了一遍,因為不只是漫威靠著「賣IP」賺錢,所有的美國漫畫公司當時都是在變著法地想將自己創造的動漫IP「變現」。
而索尼影業的成功讓所有美國漫畫公司乃至整個美國電影行業都「如夢初醒」,漫威也更加的「痛心疾首」,無奈的是賣了就是賣了,但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痛定思痛的漫威在度過了自己的危機之後開始著手將自己當初「賤賣」的改編權再逐一「高價回收」。功夫不負有心人,美國隊長、黑寡婦、蟻人、鋼鐵俠、黑豹等角色的改編權又終於讓漫威買了回來,但是蜘蛛俠、X戰警、金剛狼和神奇四俠這些漫威漫畫「重量級IP」,人家是肯定不會再還給你的。
2008年漫威為拯救自己創立影業公司
時間來到2008年,漫威又雙叒遇到了危機,而此次危機可能會擊垮這個已經存在了幾十年的美國漫畫巨頭,漫威看著因為自己賺得盆滿缽滿的索尼影業,漫威高層決定成立屬於自己的影業公司,自己打造自己的「漫畫大熒幕IP」,自己拯救自己。
超人氣IP用不了,那我就整合自己現有的手頭資源,思來想去的漫威最終把目光看向了「鋼鐵俠」。其實如果漫威哪天心血來潮,拍一個關於他自己是怎樣「殺雞取卵」,然後又怎樣絕地翻盤的電影的話,我想這其中的情節跌宕和爾虞我詐可能比他打造十年之久的漫威電影宇宙還精彩。
今天的我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可能無法預知當時的漫威是做了何等的「破釜沉舟」之舉,但是單純的從結果上來看,漫威的這步棋下得十分精彩,不管是劇情還是選角,漫威的《鋼鐵俠》毋庸置疑都可以被稱作一部十分成功的商業電影。
小羅伯特唐尼也因為成功飾演了托尼·斯塔克這個像是漫威為他一人「量身定做」的超級英雄形象火遍了全球,原本漫畫中默默無聞的鐵人不但擁有了自己帥氣的稱為「鋼鐵俠」,而且更是從一個「二線英雄」一躍成為了全球影迷心中的「超人氣英雄」。
火爆全球的《鋼鐵俠》乃至整個復仇者聯盟到底有多火呢?漫改電影本應該服務於原著漫畫,本應該是為了帶動原著漫畫的作品,而漫威的漫威電影宇宙已經強大到可以讓漫畫服務於電影,因為電影的劇情推動,漫畫的原作不得不做出與電影相同的設定改動,這種屬於漫威電影宇宙的「虹吸」現象是其獨創和特有的。
時至今日,布局十年的漫威電影宇宙和復仇者聯盟也已經落下了帷幕,細心的觀眾可能會發現原本漫威最賺錢而且早已經「易主」的蜘蛛俠重新出現在了漫威打造的復仇者聯盟旗下,難道說這代表著漫威已經將自己「當家花旦」重新收購回其麾下了麼?
這個時候就該說一說那個站在鋼鐵俠乃至站在整個漫威漫畫公司身後真正的「爸爸」是誰——就是迪士尼。
其實早在2009年第一部《鋼鐵俠》大獲成功之後,「死裡逃生」的漫威接到了美國娛樂巨鰲迪士尼拋出來的橄欖枝,漫威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接受了迪士尼42億美金的收購協議從而抱上了迪士尼「爸爸」的大腿。有了迪士尼這個巨大的靠山,漫威開始挺起腰杆向著曾經的買主們討要自己的各個「動漫IP」,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己最得意的IP——蜘蛛俠。
索尼影業雖然在「老蜘蛛俠三部曲」中雖然賺得盆滿缽滿,但是過去了終歸還是過去式,之後的索尼依然沒能再延續「蜘蛛俠」在大熒幕上的傳奇,而只是靠著在索尼自己的遊戲中「恰著冷飯」。
面對志在必得的漫威(其實主要是因為漫威身後的新「爸爸」迪士尼的壓力),索尼又不想丟下這個在誰手裡都能賺錢的「熱門IP」,所以索尼和漫威各退一步,選擇了共同享有蜘蛛俠的改編權力。也是因為這樣,闊別老東家幾十年之久的蜘蛛俠終於回到了漫威自己打造的漫威電影宇宙之中。
漫威當年幹過的「傻事」可著實不勝枚舉,賣「小蜘蛛」只能是其中一件,而賣X戰警、金剛狼和死侍估計是漫威幹過的最蠢的事情,因為漫威當年賣這些角色的時候跟二十世紀福克斯簽訂的合同是永久的。
二十世紀福克斯也是不負眾望在取得了這些漫畫角色的改編權之後,打造了一個X戰警宇宙,「完美的」達到了跟漫威宇宙分庭抗議的作用。但是令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命運之神再一次眷顧了漫威,二十世紀福克斯在2019年3月22日被漫威的迪士尼「爸爸」收購了,成為了迪士尼的又雙叒一個子公司。
漫威估計做夢都沒想到自己想破腦袋都無法完成的任務,輕飄飄地就讓迪士尼完成了,X戰警、金剛狼和死侍等漫威這些「當家花旦」一夜之間蹦蹦跳跳地就回來了。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最終能夠在大熒幕上看到死侍和蜘蛛俠在相互吐槽,而X戰警和復仇者聯盟共同出擊的那一刻吧,估計漫威抱著迪士尼「爸爸」的大腿,晚上做夢都能笑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