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給諾蘭「封神」,奧斯卡:???
諾蘭電影每次在國內上映,總有那麼一幫人,一上來就要無腦吹。還沒看片就奉上五星,不管劇情什麼樣都要直呼燒腦,看過以後還要拿著自己的無知給這個導演臉上貼金,最後一句看不懂,配上一句諾蘭牛逼,諾蘭封神,口碑和票房似乎就都有了。

克里斯多福·諾蘭
如果你是一位路人,在充斥著無腦吹的解讀、評論、預告當中,想要判斷這部電影值不值得看,那麼你就要拋開國內觀眾給導演強行加持的光環。事實上,諾蘭導演至今都沒有獲得過好萊塢電影體系裡最高表彰——奧斯卡獎。僅有的一次導演提名,還是國內諾蘭粉最不待見的戰爭片《敦克爾克大行動/敦刻爾克》。

《敦克爾克大行動/敦刻爾克》
事實就是如此,諾蘭導演的成名作《跟隨》,和後面的《記憶拼圖》、《全面啟動/盜夢空間》一起,為諾蘭打造出了「燒腦」、「高智商」、「懸疑」等標籤,國內觀眾沒看過這種類型,加上自媒體們最愛這種影片的解讀,一起把諾蘭推上了神作。但在好萊塢,這種高概念影片並不少見,各種平行剪輯、環形敘事已經被很多導演用過。所以諾蘭的《TENET天能/信條》在北美網站上的評分,甚至還不如剛上流媒體的《花木蘭》。
事實上,在好萊塢製片體系裡,諾蘭導演真正贏得製片廠信任的,並不是他的電影。而是他出色的成本控制以及拍攝周期控制。對製片人而言,沒有什麼比一個導演不超花預算、不超工期更有吸引力了。一個合格的商業片導演,不僅要在內容上對觀眾負責,更重要的是對投資人負責,這樣他才會有更多的片約。因此,諾蘭頂多算是一個優秀的類型片導演,但距離封神,他還遠遠不夠。
二、沒看懂《TENET天能/信條》的諾蘭粉,只能說你們沒理解《頂尖對決/致命魔術》
諾蘭並不是一個高產的導演,如果你以「諾蘭粉」自居,那麼他那幾部電影長片你應該至少都看一遍吧?很多人把這部影片拿出來和《記憶拼圖》比,但在我看來,說看不懂這部特工電影的人,是沒有真正理解《頂尖對決/致命魔術》這部電影。

《頂尖對決/致命魔術》
特工電影《TENET天能/信條》的故事很難懂嗎?
不就是一個特工,為了拯救世界和女人,通過逆轉時空的方式走到了過去完成了最終的任務嗎?那些你在糾結看不懂的細節,不過是導演使的障眼法罷了。
這就像是一場魔術表演,不管是大變活人還是空手變物,魔術師總會用各種方式把你的注意力轉移到他想讓你關注的地方。比如穿著性感的美女,比如現場舞美和配樂,還有魔術師滔滔不絕的台詞。這一切都要會讓你有兩種錯覺,第一是引導你的關注點放在其他地方,第二讓你感覺這場魔術show非常華麗和高級。
所以,當你發現,Yif在春晚的魔術道具被扔在路邊,你發現上面有一個明顯的大洞時,你肯定會想,原來就是個這???
就像電影裡說的,你不要想著去搞懂它(因為有很多bug),應該試著感受它(如何給你一步步設套)。一開始,當逆物質第一次出現時,女科學家用了子彈逆向打進的現象,給男主講了逆物質的存在。其實也是在 給每個觀眾講這部電影的概念。當你以為你明白這個道理,就可以理解接下來的劇情時,導演則用了平行剪輯的方式,把你剛剛建立起的認知完全摧毀。比如最後斯塔克12號戰役,紅藍兩隊的交叉蒙太奇敘事,觀眾以為兩隊是同時在打仗,實際上兩個隊剛好是相反的。你以為你沒辦法理解逆轉時空的理論,其實只是導演用視聽語言給你變了一個小戲法。

《頂尖對決/致命魔術》劇照
類似的處理還有很多,比如密集到令人頭皮發麻的台詞,如果你跟著台詞走,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導演要給你安排什麼樣的劇情。斯塔克戰役前的戰前動員,你覺得你能聽懂那些戰術嗎?台詞是另一種障眼法,就像魔術師不停和你說話,讓你看著他的手,實際上物品早就放在了他的兜里。還有已經有些聒噪的配樂,也是在極力掩蓋劇情的羸弱。
最終,整個故事理解起來就如我開始時說的,主角通過逆轉時空,拯救了世界和女人。當然你肯定不願意相信這個結果,你還在想這些細節的關係以及原理。別再去想了,這些都只是導演的障眼法。看看熱鬧就行了,真把電影當科學,還要寫個小論文研究一下其中的原理嗎?

《TENET天能/信條》劇照
三、任何導演都有創作的生命周期,《TENET天能/信條》是強弩之末
身邊的朋友,有人把這部電影比作李安的《雙子殺手》,導演用了很大的努力,拍出了一部讓人失望的電影。我卻想把它比作姜文的《邪不壓正》,電影裡處處閃現著自己輝煌時刻的影子,卻怎麼也沒有當年正青春時的荷爾蒙。
不論國內外,任何一個導演,都會有他自己的生命周期,只不過是周期長短而已。長的如斯坦利·庫布里克或者雷德利·斯科特,人在高齡還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欲。但諾蘭註定無法成為他們,燒腦懸疑成就了他,也讓他陷入其中難以脫身。
《TENET天能/信條》通過鏡頭回放的方式營造出的視覺奇觀,其實國內短視頻平台早就有無數創作者使用過。他這次的配樂,也因為用力過猛被不少普通觀眾投訴。拋開這些炫技的成分,你會發現,這部特工電影沒有《全面啟動/盜夢空間》那樣天馬行空的想像力,也沒有《星際效應/星際穿越》那樣充滿人性關懷的人文價值,電影裡的轉換門、最終的7種算法,美術竟然如此粗糙,就像我花了大價錢買的遊戲裝備,竟然沒有地攤列印店小妹做的好看。
諾蘭導演還在固守自己的風格,但我們已經看不到太多創新,剛好對於燒腦懸疑有訴求的觀眾,是不會滿足於導演原地踏步的。工於技巧,花大力氣把結構玩出花樣,終究沒辦法不斷超越自己。
由此,在我個人看來,《TENET天能/信條》這部特工電影無疑是諾蘭最差的一部電影作品,但不要擔心,接下來他肯定還會拍出更差的作品,這些諾蘭電影,也不會缺少一大批擁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