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影評:因劇情燒腦票房撲街?諾蘭電影《TENET/天能》做錯了什麼?

諾蘭電影《TENET/天能》,撲了。當然不是說口碑撲了,而是票房撲街了。迄今為止,中國地區票房不到4億的票房。雖然全球票房已經突破2億美元,但是收支平衡還不到一半。因為諾蘭這部電影投資2億美元,再加宣傳費現在這點錢肯定是遠遠不夠的。

當然,《TENET/天能》的票房不高和「疫情」確實息息相關,但真正原因還是《TENET/天能》的劇情概念過於複雜的原因。也就是中國觀眾所謂的「燒腦」了。這樣影響大眾傳播的內容,自然也就影響了票房。畢竟,這解釋不了在「疫情」控制住的國內,為何抗戰電影八佰》的票房就那麼好?

抗戰電影《八佰》

雖然《TENET/天能》即使沒有這般內容燒腦,最終票房也達不到20億以上。但是,絕對不會像現在這麼慘。

《TENET/天能》與「燒腦」的意義

如果我們要問觀眾對諾蘭電影《TENET/天能》討論最多的問題是什麼?自然就就是「看不懂」和「燒腦」兩個方面了。

「燒腦」的原因非常的簡單,導演諾蘭通過電影營造了一個邏輯世界。覺得燒腦的人,就是拼命去理解和構建導演營造的邏輯世界的人。要拋棄現實客觀世界的邏輯,去理解導演虛構世界的別人的邏輯。尤其是這個邏輯,是導演和編劇,連手科學家顧問打造的科幻概念。我們又不得不承認,這個「科學」有著很高的專業門檻。

在全世界各個國家向來都難以普及,影視劇需要藝術化(簡化),才容易讓普通觀眾理解並且看得懂。就電影藝術而言,大師級的導演在滿足大眾化光影需求的同時,往往會有點更高一層的追求。如果這個更高一點的追求,又不便於明示的話。他就需要欣賞者自己依據電影去探索(也就是所謂的解讀)。

其實,欣賞高級的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再創造的過程。他需要欣賞者自己去思考,想像,高級的藝術有多層意義,就看欣賞著能領悟到到哪個層面。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讀詩,詩的字面意思只是欣賞詩意的門徑而已。也就是說,《TENET/天能》這樣的燒腦電影確實有門檻。你要了解那當然要花點腦汁了,也就是所謂的「燒腦」了。

那些覺得不「燒腦」的觀眾,往往會用現實世界的客觀邏輯去套到電影裡。然後,他們輕輕地地罵一句:這也忒傻了!另外一種就是觀眾沒有get到導演這種表達,但因為社會形成的「燒腦」「高級」的輿論氛圍。如果表達自己看不懂,不欣賞會被大眾看不起。

於是乎,就形成了明明看不懂,或者不喜歡卻無法表達的情況。這個大概就是有些觀眾覺得諾蘭的《TENET天能》這電影挺爛的,但明明知道它是爛片,卻根本不敢說它爛的原因。

《TENET/天能》與《全面啟動/盜夢空間》

如果從商業類型電影的角度上來講,諾蘭的《TENET天能》當然算不上是爛片了。商業電影的各種吸引人的元素(除了音效太滿)。其它如大場面,特效,動作場面,懸疑和情感元素什麼沒有。

最大的問題,就是它包裹的「燒腦」的時空倒轉的科幻元素。那麼,為什麼《全面啟動/盜夢空間》包裹夢境,《星際效應》包裹星際旅行的科幻概念。這兩部諾蘭電影無論是質量口碑,還是市場上都獲得巨大成功。而《TENET天能》為什麼就失敗了呢?至少票房上沒有那麼成功。

我們以《全面啟動/盜夢空間》為例,因為你單看包裝的科幻概念,《星際效應》的愛能拯救世界,明顯比《全面啟動/盜夢空間》的多層夢境容易理解。

《全面啟動/盜夢空間》為何能夠成功呢?這部電影裡面是學徒模式,導演編劇構建了一個可以自圓其說的邏輯。電影的結構非常非常的精巧,精密甚至是系統化。

電影通過兩個角色,用來嵌入這個科幻概念,幫助觀眾理解故事劇情。這個角色一邊是男主角的一方(還埋有懸疑的坑)。另一個角色就艾倫佩吉飾演新加入團隊的成員,通過對她的解說展示夢境,對於夢境結構的解釋。同時,她也在一步一步走入男女主角過去的往事當中(埋坑)。

觀眾通過她就沉浸在了裡面,配合新鮮的動作場面,優秀的電影工業技術。哪怕觀眾首次對夢境的科幻概念不懂。但整部電影的故事邏輯,非常的順暢和容易理解。這就是一次不錯的觀影體驗。

《TENET天能》到底爛在哪裡?

《盜夢空間》用新角色揭露科幻概念和揭開謎底,到《TENET天能》這裡就崩了,至少是半崩了。導演強行提高觀影的難度,主要就是在後半部分。普通觀眾對於後半部分最難理解的一點,我個人覺得應該就是「時間鉗形」設定的解釋。真的遠遠不夠!普通觀眾可能最迷惑的。

大概就是主角團一會逆向,一會正向的關係和情節感到非常迷糊。剛開始男主角進入逆向的時候,時間和所有東西都是逆向行走,而且還要帶上氧氣面罩。這個時候觀眾肯定是懂的。但是,後來他們明明在另一個時空,有角色卻不用帶氧氣面罩。實際上,主角通過逆向倒退到某個時間段,再通過那個環形門,再把時間給正了回來。也就是說,此時主角穿越到過去某個時間段,再開始行動。導演和編劇其實有提過,但是沒有過多的畫面展示和解釋。

結尾的大戰,主角團的正向行動與逆向行動,反派的正向行動與逆向行動,本來普通觀眾就難以理解了。當中夾雜了女主角和大反派的相愛相殺,還要加上羅伯特·帕丁森拯救男主展示出的複雜人物關係等等。

大部分觀眾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導演不屑解釋,人物動機缺乏強有力的解釋,只能強行推動。如此一來,電影不受普通觀眾喜歡也就理所當然了。

尾聲

最後,《TENET/天能》當然不是一部大爛片了。但是諾蘭這樣子操作,至少它在商業上不算成功。很多觀眾當然可以信誓旦旦的說電影未必要商業成功,但這個放到投資商那裡,只怕對於諾蘭還是有點影響的。

其實《全面啟動/盜夢空間》也有這個毛病,不過被高明而又新鮮的敘事結構掩蓋了。這一次,《TENET/天能》感覺是一部內核是反家暴的科幻電影。很多人觀影前,都在勸觀眾要做好功課,好好了解下「熵」。普通觀眾,除了從事相關工作的,有幾個人聽說過這個科學概念?

大部分解說和影評都在吹概念結構敘事一流。但凡有人說不好,就在嘲諷對方沒看有懂,需要多刷幾次。這個對於某些觀眾來講,難免有點像一個故事:皇帝的新衣。

本來觀影是個很主觀的事兒。而且花上一頓外賣的錢,就能看到幾億美元製作出來的流行文化產品。加上大部分人說起來都是高端燒腦,也倍有面子。但是,現在這樣明明不喜歡和欣賞不來。最後因為環境輿論等原因,都導致不敢对諾蘭電影罵出來,這件事還真的挺荒唐的。你覺得呢?

分享這篇文章

國漫巔峰《全職高手》第2季來了,下周五開播,葉修前往神之領域!

上一篇

海賊王分析:如果黑鬍子沒有遇到艾斯,死的會是路飛嗎?

下一篇

猜你喜歡

評論已關閉。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