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P.A.社推出了一部被稱為「番中番的動畫神作」的作品:《白箱》(ps:「白箱」的意思就是動畫未完成前的底稿作品)。該作在豆瓣網上1萬3千多人參與評價拿下9.4的高分,毫無懸念的絕對好評。這部日本動漫憑藉一騎絕塵的超高水準,成功在觀眾緣中一舉拿下了2014年的年度番最佳作品這個title。
動畫是怎麼做出來的?做動畫的都是一群什麼人?動畫到底需要怎樣的流程才能被送到我們年前?製作動畫的人是否跟我們一樣也有社畜的煩惱?
以上這些問題,相信每一個熱愛動漫的老二次元們都曾經在內心真誠的發問過。
日本動漫《白箱》就是這樣一部解開了「動畫」這兩個字懸念的作品,並且以燃向又不失深度的劇情,生動地向觀眾們傳達了動畫製作人的理念與夢想,用動畫社中每一位工作人員日常中細碎又忙碌的工作,向觀眾們傳達了動畫人對於動畫的熱愛,以及賦予動漫作品生命的熱情。
動漫故事的開頭是五個在學校動畫社趕工的五名女孩子,她們熱愛動畫,並希望將來可以成為一名動畫製作者。
接下來畫面一轉,曾經作為五名成員之一的女孩宮森葵正坐在公司的車上若有所思,明顯已經畢業工作的她此時看起來更向是日常社畜發呆時間。可誰能想到,接下來這個姑娘的角色流程,竟然是跟同公司的前輩比拼飆車——飆車去畫手家裡拿動畫底稿。
原來動畫的誕生,是需要飆車的。
沒錯,《白箱》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奠定了一個基調,那就是「爭分奪秒」。
無論是拿底稿還是交審核,填色或是校對,《白箱》這部番用超專業的水準完全向觀眾們呈現了動畫業工作的日常,並且運用了十分專業的術語。
番劇中「武藏野動畫社」中出現的一切人物都是在現實中有對應的角色,類似於MAPPA的社長對應番劇里愛給大家投餵好吃的的慈祥社長,一眾監督分別是《命運石之門》,《少女與戰車》等作品的原型監督等等。
為了作畫累到發燒暈倒的原畫師繪麻,一遍一遍推翻又重來的監督,為員工們做營養餐的暖心社長,外表是哥特蘿莉實際已經三十歲了的最強作畫校對,兩句就可以揣摩出角色感情變化的聲優靜香,雖然總是被罵但關鍵時刻全公司飆車幹活第一的打雜太郎。
《白箱》的角色設定豐滿到不行,大概可以算得上是所有類型的番里最複雜且人物銜接度最高的一部番了,可儘管如此,《白箱》還是有著讓人目不轉睛的能力,原因只有一個字:燃。
人們常說,動畫是一個造夢的職業。用動起來的色塊與線條,編織無數人心中那個絢爛多彩的夢境。因此,動畫人也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造夢師。
而成為造夢師中的一員,卻並沒有那麼美好和輕鬆。番劇中整個企劃部的人為了動畫的第三話東奔西跑各種開會,監督為了角色的一個表情而召集所有人一起討論,哪怕表達能力並沒有那麼好,卻還是磕磕巴巴地激動地向大家描繪出他心目中真正的那個少女角色時的模樣,實在是讓人不得不大喊一句「太燃了!」。
這一段里,我們這群看動畫的著實看到了做動畫的難處,以及他們一遍又一遍推翻又重建的認真,同時也看到了他們對於動畫事業的熱血和苛刻。
環環相扣的工作,缺一不可的流程,馬不停蹄地奮進,就算是沒空睡覺沒空喝水甚至沒空生病,也要為了賦予動畫「生命」而川流不息的奔跑下去。這樣累又這樣偉大的「造夢師」,理應得到我們的尊敬。
動畫中新人宮森葵,也就是我們的第一女主,常常給自己立一個「工作完成就去吃一個甜甜圈」的flag。
人們都說動畫工作者們是「甜」的,因為是他們塑造了美好的動畫世界。可殊不知動畫工作者其實是「先苦後甜」的,可能是一塊勞累後的甜甜圈,也可能是焦頭爛額時同事遞給過來的一塊羊肝羹,也可能是社長用心製作出來的糖漿小丸子——動畫這一個甜甜的夢,是無數動畫人群策群力,互相扶持才醞釀出來的。
有不少觀眾在看了《白箱》這部日本動漫後都表示「有被鼓舞到」。小編在看完這部日漫以後也有這樣的感觸,不僅僅是工作熱情上的被鼓舞,還延伸到了生活中的熱情。
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曾經那些熱愛做夢的小孩都不得不成長為了一個個苦大仇深朝九晚五的社畜,但是《白箱》卻告訴我們:社畜的人生並不是毫無意義,努力和認真一定會獲得成就,哪怕其中機關與困難重重。
《白箱》這部日本動漫仿佛是在告訴我們:只要我們有夢想,通過努力這美夢終有一天就會成真。就像一部一部經典永恆的動畫作品一樣,像承載了最多願望的那個「白箱」一樣,最終插上翅膀,飛向萬眾矚目的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