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親情是塑造優秀人格的人生教科書,是激發力量的精神源泉,是滋養心靈的情感雨露。
序言
一部動畫電影能夠獲得奧斯卡獎項提名,肯定有其特別的地方。《未來的未來》上映於2018年,起初並不知道它具體要說什麼,或者是單單看名字的話也並不理解作者細田守想要表達的故事核心。未來的未來,究竟指的是什麼,莫不成這是講述關於時間的故事嗎?其實和時間是有著一定聯繫的,但是總體來說,這部動畫電影講述的是關於家庭的力量。
人這一輩子,所追求到最後的東西,就是希望能夠擁有一個家庭,沒有家庭的人,得到了再多東西,恐怕也都是虛無,這部作品追求的是家庭,但是家庭並不是它的盡頭,她想要表達的,是「家庭的傳承」。
「奧斯卡」提名
一直以來,好像電影的最高獎項就是能夠得到奧斯卡的名號。不僅僅是作為一道門檻,更是作為一個境界,動漫被人們的定義實在是太過簡單,那麼對於動畫電影要得到奧斯卡的獎項,更是難上加難的事情。無獨有偶,不僅僅只一部動畫取得過奧斯卡的獎項,細田守編劇兼導演的這部動畫電影,也同樣值得被人們所品味。
從動畫製作的角度來說,它的細心體現在多個細節,在第一次看到這部影片的時候,真的是震撼,滿腦子也只能夠說出來震撼二字,每一幀,每一個畫面,甚至都不亞於新海誠的作品,有的地方可能做的更好。
對於自己的主線故事同樣也不忘記,展開孩子因為對於父母的愛和兄妹之間的感情無法理解的故事,兼顧兩者之後,突出主題的同時,又給我們帶來了足夠感嘆的畫面,拿到奧斯卡,絕非是來自於吹噓。
PS:且不說吹噓的問題,就算是知道這部影片的人都沒有想像中那麼多,自然也不會是因為這個原因,並且奧斯卡獎項是不能夠通過吹噓獲得的。
家族的傳承
故事的展開也是從孩子的身上,小君期待著自己的妹妹「未來」的出現,(PS:妹妹的名字叫做未來。)那麼未來的未來,指代的是來自未來的未來。
故事開頭的小君等待是能夠陪伴著自己的妹妹,而不是和自己爭奪愛的妹妹,從奶奶的口中可以得知在小君母親年幼的時候有著和小君差不多的想法,不過是媽媽感覺自己得到的愛更多。從事實上來說,父母不會偏心於哪個孩子,不過對於「調皮」的孩子會給予更多的關注。但是這個關注不同於偏愛。
在小君的身上發生了三次的穿越,其實說到底的話,這個是穿越還是夢境,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從每一次穿越當中,小君的身上都有著些許的改變,這個改變可以理解為,對於「家庭傳承」的那種認知,從了解妹妹未來開始,到了媽媽的過去,在媽媽的身上發現了和自己相似的地方,在和父親學習腳踏車的時候,來到了爺爺的身邊,不過影片當中沒有具體說出來這個人是誰,但是和小君的父親是極為相似的。
小君的年紀還小,並不能夠直接體會出何為家庭觀念,何為家庭傳承的觀念,他所知道的,只有父母的愛對自己少了,不過從這些「夢境」當中,小君不斷不斷獲得了成長。他的年紀太小,要是通過言語的講述,是不可能通過自己理解的,因此安排出這樣的故事也是最為合適的,讓小君本人去親自體會這系列的事情。
在故事末尾的小君,也終於能夠理解了自己的父母,並且理解了什麼才是家庭。
「故事當中的故事」
要是只能夠看到膚淺的故事,並不會讓它獲得如此之高的成就。
【1】這部動畫電影其實也蘊含著關於父母的問題,孩子總會多多少少遺傳些許父母的特徵,即便是性格也是可以遺傳的,小君在幼年期的時候和自己的母親是非常相似的,調皮的性格,想要被人注意的心,逐漸被故事所打開。
這裡所滲透的含義應該就是對於家中有多個孩子的家庭來講的,現實中和動漫有著很大的偏差,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的學習成績對於孩子產生偏愛的態度。影片恰好是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明白,對待孩子靠的不是偏愛,是一視同仁,才能夠讓孩子更好獲得成長。
【2】第二點就是改變孩子的思想,帶著孩子去看待這部影片,或許孩子也會被其中的親情所感動,更加能夠理解兄妹的情誼。
從多個角度來說,父母讓孩子擁有兄妹並不是為了讓自己不在孤單,而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有著血緣關係的陪伴,即便是自己不在了,都能夠讓孩子們感受到,身邊還有親人。
結尾
動畫電影的故事總是感人的,但是穿插著一部分讓我們覺得心情愉快的劇情能夠在悲傷的同時用快樂抑制悲傷,兼顧著親情,用愉快的方式來打開。
對於小孩子來說的話,經歷事件才是最為明顯的表達方式,更加直觀,第一次遇到「王子」,也就是佑子的化身,小君體會到了佑子身上的快樂;遇到自己的媽媽,小君體會到了媽媽和自己的相似之處;遇到了爺爺,小君明白了父親的含義。無論是哪一點,都是圍繞著親情和家庭來展開的。一部好看的動畫其魅力往往不在於它的名氣和動畫的製作(雖然有著很大的關係,可並不是絕對的關係。),能夠讓人產生心靈共鳴的,才是優秀的動漫。細田守的動畫電影《未來的未來》就是這樣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