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

漫評:為什麼現在的《刀劍神域》越來越不討人喜歡了?

以這樣的態勢完結《刀劍神域》under word篇,其中一個結論:《刀劍神域》絕不能止步於此…… 僅僅是片面中的片面想法,我一直的疑問:越是豐富優秀的原作難道在動畫化就越是僵硬……?甚至覺得在某一集之後表現出詮釋原作的緊張或慌亂,這樣就…….真是…有太多不明白了…畢竟是真正優秀的輕小說。

在作畫和特效上無疑一直脫離刀劍一二季,遵從第三季的風格,最終章12級在各種特殊情況特效猛然顯眼,但我有時先看出的不是特效在動畫中的真正作用,而是真的燒錢和唐突,的確還是製作有心,但只要跟第一二集對比,總覺得差點什麼,少了點什麼但又多了些什麼,還是不知道是不是進步了。

劇情方面單看輕小說,熟悉川原老賊的讀者,應該從第一本刀劍艾因格朗特到月之搖籃1~20的過程中自以為看得出,劇情質量長期穩健上漲,甚至個人覺得甚至就在這12話,或是整個UW篇涉及到的劇情可以是史詩或是巔峰,反向證明了分低的原因,這反差大得…大失所望,理所應當。

額…突然還有個有點意思的想法,在UW篇動畫化前一個月本人入刀劍,開始,在並不是很了解二次元和整個刀劍概念下聽了一位如今6000粉絲up主(亞次元)的劇情講解,也就是帶有自我感情的解說和簡化小說原文,就足以讓我內心澎湃,併到那段時間完全熱愛,但現在,真正在當時的期待(動畫化),如今卻微妙得很。類似的,火影也是近乎給我類似的感覺,720話的偉業,現在一磚一瓦得拆~(漫畫倒是照樣精彩)

《刀劍神域》的劇情見仁見智,個人比較喜歡刀劍的設定(或撇開整體的一些小點),尤其是uw篇:自己的另一份記憶、不同的時間流動、童年以及剛穿越時的環境描述、種族、階級強權、資源分配、洗腦、人工社會/重建文明、虛幻與現實、童年與返鄉對比、文明發展與自然的衝突、物的靈魂、最終試煉的絕望感以及轉機、現實與uw生命的不對等性,以及後面的超越世界邊界、生命存在形式、活了百年安排了百年的局。因為是以前看的小說,結尾一部分沒看完,只是回憶中抽出來關於小說自己的一些感慨。

撇開劇情不談,個人是很喜歡川原的一些設定的(當然,很誇張、很想當然)。同時也是通過刀劍接觸到「虛擬實境」「自下而上/自上而下AI」,雖然這些概念很早就有了,僅個人認識中例如《黑客帝國》。但刀劍用這些來幹啥?用來打遊戲。用來構建一個想當然的遊戲/異世界(個人當年被拉入坑的點)。

並且開源,從地城、飛行、大逃殺、世界集團戰役(真的拉跨)到後面不方便劇透的uw世界另一種戰鬥形式,從不自由的劍技系統、到自創劍技、到記憶解放/神聖術、到不方便劇透的離譜的記憶解放/神聖術的升級版/本質,體現的其實是川原心中「想當然」的遊戲形式和系統的進化歷程(只要搜搜時間表,其實有些概念對我個人是相當超前了,但是當時並沒有發現)。

(下面觀點見仁見智)因為是「想當然」創造的世界,個人感覺人物塑造和劇情大部分也有「想當然」的非黑即白的模板的傾向(就是反派被打倒的王道劇情以及一些狗血的感情戲),以及節奏把握問題。(個人不喜歡進擊篇的原因;除外的是sao動畫但小說觀感不佳、絕劍篇亞斯娜和母親的對峙等等)

分享這篇文章

十月未到,已有「8部」10月新番提前開播,你們都看了嗎?

上一篇

《狂三外傳》終於上線,400多萬的追番量,原著黨已經開始燒書了

下一篇

猜你喜歡

評論已關閉。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