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歐美國家民間傳說中吸血、永生的超自然生物。其產生源頭可以追溯到數千年前,各大歐美地區古文明的神話傳說中都有類似吸食人類精氣的魔鬼。直到18世紀,現代意義上的吸血鬼形象才真正被建立起來。在當時醫療條件不發達和黑死病盛行的情況下,吸血鬼被認為是死後能夠從墳墓中爬出來吸血的屍體。它們膚色發暗、身體腫脹、只有頭髮和指甲會繼續生長。

《吸血鬼日記》
而時至今日,隨著小說、漫畫、影視作品的不斷改編,吸血鬼的形象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相貌醜陋的嗜血怪物搖身一變,成了一個個帥氣美麗招人饞的俊男靚女。就比如這一部——
《生人勿進》
01
主人公歐文是個性格怯懦的小男孩,父母離異、在學校里受盡欺負也不敢還手。某天,他家隔壁搬來了一戶新鄰居——女孩艾比和她的父親。兩個孩子在庭院裡相遇,在昏黃的燈光下談心。艾比鼓勵歐文再受到欺負時要勇敢反擊,歐文則設計了專屬於兩人的摩斯密碼。對於一向孤獨的他來說,這無疑是一段無比甜蜜的初戀。可自從艾比父女倆搬來以後,小鎮上就頻繁發生命案,死者都因被吸乾血液而死。歐文也漸漸發現,自己喜歡上的,或許根本不是人類。
眾所周知,自從進入21世紀,好萊塢就對翻拍恐怖電影「上了癮」。經典的歐美恐怖電影、優秀的亞洲恐怖電影,又或者是其他國家的爆款恐怖片,只要能叫得上來名字就一概不放過。這還要歸根究底,從20世紀末那場世界恐怖電影市場的更新換代開始說起。
當時由於觀眾對於血腥暴力的視覺衝擊產生了強烈的審美疲勞,導致此前很長時間內幾乎完全壟斷市場的傳統歐美恐怖電影逐漸沒落。以日、韓、泰、中國香港為代表的亞洲恐怖片順勢崛起,並憑藉東方獨有的神秘色彩迅速占據市場主導地位。而好萊塢只好劍走偏鋒、另闢蹊徑,試圖通過翻拍的方式挽回些顏面。沒想到隨著《咒怨》、《午夜凶鈴》等作品的翻拍成功,其中的利益逐漸顯露,一股翻拍熱潮也就此掀起。時間一長,反而形成了一條獨特的產業鏈,一直延續至今。本片就是如此,翻拍自2008年的瑞典同名電影。
說實話,瑞典的恐怖電影對於國內觀眾來說還是比較少見的,所以原版《生人勿進》在當年上映後取得了非常不錯的評分和口碑。這都要歸功於它獨特的清冷氛圍。要不是吸血鬼偶爾一閃而過的血跡斑斑,還真讓人以為全片講的是「單親家庭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

原版《生人勿進》
而且片中的情感戲更是含蓄壓抑得讓人難以形容。甚至很多人從始至終都無法確定吸血鬼主角到底是男是女、父親老頭與吸血鬼之間究竟有著什麼樣的關係。這些至關重要的問題全都被瑞典創作者完全沒當回事地一筆帶過,巧妙地把片子拍成了文藝愛情片。漫天漫地的皚皚白雪和少言寡語的兩個孩子,竟然給人一種淒清的美感。

原版《生人勿進》
而相比之下,《生人勿進》對這些重口味的問題全部做出了改動。身為吸血鬼的艾比明確是女孩,她的「父親」也明確是她從前的小男友。這樣的改動雖然少了原版的那種角色身份模稜兩可的趣味性,但卻使得片中的感情線變得更為清晰。加之精緻唯美的畫面和兩位小演員靈氣十足的表演,反而讓人莫名喜歡,當然這部吸血鬼電影的劇情是有點扭曲的。不過,這純屬我的個人喜好,至於你喜歡哪部跟我沒關係。
02
關於本片,官方給出的定位是恐怖和驚悚。但其實整體看下來,倒更像是一部吸血鬼愛情電影。因為它與近些年那些吸血鬼題材的「青春偶像劇」一樣,披著恐怖驚悚的皮,內核卻是與之完全不相關的兩個字——愛情。這不僅僅體現在歐文身上,更體現在艾比的「父親」身上。甚至可以說,艾比的「父親」才是全片最觸動人心的角色。
正如上文所說,他並不是艾比真正的父親,而是她從前的小男友。片中出現了一張泛黃的老照片,上面的兩個孩子,看起來是那樣幸福甜蜜。其中一個人是艾比,另一個眉清目秀的小正太,就是他。然而一晃幾十年過去了,他早已變成滿臉胡茬又禿頂的頹廢大叔,可身為吸血鬼的艾比卻依然保持著12歲時的模樣。為了守護自己嗜血的愛人,他一輩子居無定所,做著喪盡天良的事情。每天深夜都拖著衰老而笨重的身體躲在汽車後座殘忍地殺人。手法熟練,面無表情,幾十年如一日,只為給艾比尋找新鮮血液維持生命。
正所謂愛之深恨之切,他恨艾比,更恨自己。他厭倦了東躲西藏的生活,經常對艾比發脾氣,聲稱自己的一生都被她毀掉了。但當愛與恨互相矛盾之時,愛永遠占據上風。殺人事件敗露後,他為了不牽扯到艾比,甚至選擇自行毀容。臨死前還將自己的血液獻給了她,完成了一生的守候。為什麼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守護一個吸血鬼?影片並沒有給出答案,也不需要給出答案,懂的人自然會懂。
有的小夥伴可能會疑問了:這部吸血鬼電影作為一部恐怖片難道完全沒有恐怖的地方嗎?別說,還真有一處細思極恐的地方。我們都知道,人類和吸血鬼相愛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時間。身為吸血鬼的艾比永遠不會長大,永遠不會變老,永遠不會正常死亡。那麼無論是誰都不可能陪伴她一生,都只是她漫長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
影片最後,歐文提著一隻大箱子踏上了未知的旅程,箱子裡傳來熟悉的摩斯密碼。很顯然,他接了艾比「父親」的班,放棄了自己的一切、重蹈覆轍。那麼問題就來了,艾比究竟是真的喜歡歐文,還是為自己找到了下一個提供血液的奴隸?歐文又是第幾個傻男孩呢?不得而知。
當然了,這都是導演留給我們自己思考的題外話了。起碼到目前為止,兩個孩子的愛情足以觸動人心。我們理想當中的愛情又何嘗不是如此?為了對方不顧一切、不考慮未來,只在乎眼前的廝守。男孩帶著心愛的女孩駛向遠方,這樣的結局固然美好,又莫名給人一種傷感,但我個人還是覺得有些扭曲。可想而知,歐文不可能是陪伴在艾比身邊的最後一個男孩。
儘管深愛過,終究還是要經歷生離死別。到了那一天,艾比又會開始新一輪的旅程,尋找下一個傻男孩。但這也許就是吸血鬼電影作品的魅力所在吧。義無反顧地去愛,哪怕只有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