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

吉卜力「最後」的長篇動畫電影《回憶中的瑪妮》,燒腦又治癒的催淚動漫

當製片人鈴木敏夫在2014年8月4日宣布了吉卜力動畫部門將解散後,著名的動畫王國吉卜力此後將不再製作長篇動畫電影,《回憶中的瑪妮》將成為吉卜力最後的長篇動畫電影。

當然,宣布了8次退隱,又很快復出的宮崎駿又一次違反了自己的承諾,於2017年宣布復出,表示至少要在死前為孫子留下一部作品。但即使宮老爺子再次復出,曾經的吉卜力也不會再回來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回憶中的瑪妮》真的是吉卜力工作室最後的長篇動畫。

1、燒腦卻治癒的故事

《回憶中的瑪妮》的故事劇情圍繞著因童年家庭變故而產生心理問題的少女杏奈展開,講述了她來到北海道風光秀美的札幌市養病,在這裡她遇到了「幽靈女孩」瑪妮,最後解開心結的故事。

故事從杏奈在學校繪畫時暈倒開始,幼時家庭的變故讓她的性格變得十分壓抑,面對十分疼愛自己的養母,她也無法回應。在養母的建議下,她來到了北海道的札幌市度假散心。

在這裡她遇到了和藹的大岩夫婦,以及一群十分友好的同齡人。但存在著嚴重心理問題的她十分自卑和厭惡自己,無法和人正常的交流,在七夕的集會上她出口傷了對她十分友好的胖女孩。

獨自跑出集會的杏奈來到了濕地邊,卻發現本該廢棄的濕地大宅燈火通明,還在那裡遇到了一個金髮碧眼的女孩——瑪妮。

相似的心境讓兩個女孩成為好朋友,瑪妮帶杏奈進入了西式大宅,戲耍了兇惡的老僕人,還在聚會上讓杏奈扮成賣花的女孩,將她介紹給自己的父母……

瑪妮總在杏奈最無助時出現,她的溫柔體貼和善良細膩漸漸融化了杏奈的心。

但有一天瑪妮突然消失,大宅里搬進了新的人家,那家人的小女孩將杏奈當作了瑪妮,杏奈以為瑪妮是自己捏造出來的角色。但小女孩卻拿出了在舊宅中找到的瑪妮的日記,一時間瑪妮成為了一個謎團。

當杏奈再次見到瑪妮時,瑪妮跟她講述了自己的過往,原來她看似愉快的生活其實有一個不幸的童年,被父母獨自留下,宅子裡的僕人喜歡嚇唬和捉弄她。

但她卻告訴杏奈:

盡情地哭吧,杏奈…

我愛你

我遇過的所有女孩里

我最喜歡你

當瑪妮說出這句話時,或許很多人都會下意識把這部動畫電影當成百合向,但是後續劇情的展開卻讓人淚崩。杏奈跟隨著瑪妮的腳步進入了山頂上廢棄的穀倉,卻發現了瑪妮曾經在這裡的記憶,看到了幼年的瑪妮被女僕們拖到了穀倉里,獨自度過狂風暴雨的夜,依稀中還出現了另一個男孩,他帶走了瑪妮。

2、跨越時空的愛

瑪妮真的要消失了,兩人最後的相見隔著濕地和大宅,瑪妮在風中祈求杏奈原諒她。就在杏奈以為瑪妮真的只是自己捏造出來愛自己的虛幻時,小女孩帶來了新的線索,找到了一個認識瑪妮的老婦人。從老婦人的口中杏奈知道了瑪妮算是不愉快的一生。

幼時被父母獨自留下,被女僕們欺負,變得孤僻自卑。好不容易遇到解開自己心結的男生,卻在自己懷孕時去世,備受打擊的她無力撫養女兒,只能讓她寄宿,最後母女之間留下了嚴重的隔閡。

不久女兒離她而去,和不知名的男人結合後兩夫婦意外身亡,只留下一個小女孩。瑪妮將女孩接回了家,想彌補自己曾經未能對女兒的愛,然而不久之後她便過世了,小女孩也被送往寄養家庭。

杏奈知道了瑪妮的一生,也解開了和養母之間的心結。來到北海道的養母也帶來了一件東西——杏奈外婆唯一的遺物,也就是瑪妮所在的濕地大宅。所有的謎團剎那間解開,瑪妮並不是幽靈,也不是杏奈捏造出來的人,而是杏奈的外婆。而她和瑪妮經歷的那些事情都是外婆在她年幼時在她耳邊輕聲講述的,祖孫兩人有著相似一生。

瑪妮和杏奈站在時間之河的兩岸,跨越時空,彼此相望,彼此相愛。

3、成長和孤獨分不開

《回憶中的瑪妮》改編自英國小說家瓊安·G·羅賓森的兒童文學作品,但這次電影的導演監督既不是宮崎駿,也不是吉卜力的另一位大師高畑勛。而是曾經一度被認為是宮崎駿接班人,執導過吉卜力另一部佳作《借東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又譯《借物小人》)的米林宏昌。

在過往吉卜力新人的作品中,宮崎駿一般都會參與其中,或給予指導或負責腳本,而米林宏昌的前作《借物小人》便是兩人合作的作品,但在此次《回憶中的瑪妮》中,宮崎駿罕見的沒有參與其中。

也正因為如此,《回憶中的瑪妮》有了和曾經的吉卜力作品許多不同的地方。比如在女主角上一反吉卜力過往樂觀、開朗的特徵,杏奈的性格更為陰鬱,也更符合其幼年經歷父母雙亡,家道中落的人物形象,而相比於宮崎駿作品中美好的女主角們又多了一份真實。

在敘事上也不再是單純的溫馨治癒,添加了大量懸疑的元素,使得觀眾在大呼燒腦的同時,又為瑪妮和杏奈祖孫之間跨越時空的愛感動。雖然女主角的性格抑鬱,基調相對灰暗,但是在電影中灰暗的場景卻很少見,吉卜力依舊保持著高質量的作畫水準,採用了大量細緻溫馨的畫面描繪,波光粼粼的濕地、鬱鬱蔥蔥的草叢、自然溫馨的家居……

為了將小說中的外國場景變為日本觀眾熟悉的地方,吉卜力還特地到全國各地尋找場景。所以,畫面之美,足以每一幀都可以當壁紙。在配色上並沒有為了貼切人物性格採用灰或者藍色的冷色基調,而是大量採用了偏飽和的綠色,但亮度並沒有那麼高,使人觀看時感到溫暖清新卻又不覺得虛幻縹緲。

配樂則十分的清新自然,旋律並沒有刻意地去營造悲傷的情緒,而是如同一汪清泉恰到好處地流過人們的心扉。

《回憶中的瑪妮》看似是一部「輕百合」作品,但實際上是一場關於親情陪伴著孤獨的成長之旅。看完這部動畫電影時,估計很多人都會想起另一部也十分治癒溫馨的動畫——《夏目友人帳》。夏目的經歷和杏奈如此相似,而讓兩人解開心結往前走的都是來自外祖母的遺物,都有一個陪伴著自己成長的夥伴。兩部動畫像是有預謀般卻又不謀而合地治癒了很多人。

杏奈和夏目的經歷或許看上去有些遙遠,但實際上折射的正是我們成長中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她們的孤獨與自卑,我們都曾經歷過,那些悲傷與歡樂,逃避與嚮往,組成了我們成長中的點點滴滴。

而瑪妮,她那麼的善良、溫柔和美好,她安慰著自己的悲傷,牽引著自己的手走向遠方,回頭時微笑著說:「你是我最喜歡的人,在所有遇到的人裡面」只不過當我們成長了,便發現這樣的人只能存在我們的想像中,我們捏造了最喜歡自己的女孩。

成長,最終還是一場孤獨的旅程。

4、寫在最後

作為吉卜力名義上的收官之作,《回憶中的瑪妮》無論是在劇情上還是製作上確實做到了吉卜力追求的精品標準。雖然《回憶中的瑪妮》不僅提名了動畫安妮獎、日本電影學院獎,還入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但是本土票房卻僅有35.5億日元,折合人民幣2.3億。

吉卜力一直進行著全進全出的動畫模式,一部動畫所有的盈利全部投入到下一步動畫中,高投入高質量高回報,然後又繼續全部投入其中,但如果上一部虧了呢?從吉卜力的過往作品來看,除了宮崎駿的作品能夠大賺之外,其他的作品幾乎都是虧的,尤其是高畑勛的好幾部作品都是叫好不叫座。雖然吉卜力創立的初衷並非商業,但如果沒有商業也很難活下去。所以,當吉卜力宣布解散動畫製作部時,這是一個意料之外卻也是情理之中的結果。

宮崎駿老爺子的下一部作品是《你想活出怎麼樣的人生》,希望他這一次不用再考慮如何娛樂大眾了,做出只獻給自己的動畫作品。

分享這篇文章

從迪士尼動畫的反派人物到日本動漫的魔法少女,淺談魔女角色的成長之路

上一篇

《阿松》第三季變更角色設定,松野家的六胞胎會有所成長嗎?

下一篇

猜你喜歡

評論已關閉。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