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

從10月新番動漫《催眠麥克風》開始,談談屬於二次元的嘻哈說唱文化

想要成為Rapstar嗎?

十月開播的新番動漫《催眠麥克風》,本是日本聲優Rap(說唱)企劃的一環,卻因神奇的世界觀設定,被觀眾們冠上「搞笑番」的稱號。故事發生在一個用Rap對決代替武力衝突的年代,帥哥們一言不合拿出麥克風Battle的場景,像魔法少女變身一樣令人尷尬,但絲毫不影響國內觀眾「上頭」。

其實《催眠麥克風》企劃自2017年啟動以來,已經在日本收穫許多二次元愛好者的關注。該企劃主打音樂和廣播劇,時常登上推特日區熱搜,2019年Oricon專輯銷量榜前十、角色初動專輯刷新紀錄,另外衍生漫畫、舞台劇、音游、動畫的相繼推出,也足以證明該企劃的高人氣。

《催眠麥克風》

說唱與DJ、街舞、塗鴉皆屬美國嘻哈文化,但奇妙的是,這種誕生於貧民區街頭、地域性極強的文化形式,卻能在日本擁有相當廣闊的市場,甚至與二次文化產生強烈共鳴。若想探究該現象背後的原因,或許還得從嘻哈在日本的發展歷程談起。

獨樹一幟的日式嘻哈

嘻哈文化在日本的普及,是一個本土化的過程。上世紀80年代,美國流行文化趨向全球化,嘻哈文化也通過電影《Wild Style》以及霹靂舞的流行傳入日本。舞蹈愛好者、日本時尚界人士對前沿風格的喜愛與推廣,讓嘻哈元素在日本年輕人之中產生一定影響力。

隨著日本音樂市場發展、製作技術進步,嘻哈音樂也在當地獲得青睞,並與本土的流行音樂、搖滾音樂、澀谷系音樂等不斷融合。在這一過程中,日本說唱歌手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風格。其中極具代表性的音樂風格本土化案例,莫過於日本對爵士說唱的發揚了。

日本音樂人選擇減少傳統嘻哈音樂中對金錢、暴力、歧視女性等方面的描述,保留說唱的韻律及熱情,表達對美好事物的憧憬。搭配爵士樂舒緩隨性的特點,再結合日本社會思潮及聽歌習慣,加強說唱音樂的旋律性,從而打造出具備日本風格的音樂類型。

2004年,渡邊信一郎執導的動畫《混沌武士》開播,動畫中由Nujabes創作的音樂,將爵士說唱的熱潮推向更多受眾。不僅僅是動畫音樂,作品中隨處可見武士精神與嘻哈元素的碰撞,風格融合所產生的「酷」和「浪漫」感,也給予觀眾奇妙的觀看體驗。此外,觀眾們還能因《混沌武士》,開始探尋「保持真我」、「自由灑脫」、「武力鬥爭」等議題的答案,這些思考也恰好與嘻哈精神不謀而合。

《混沌武士》

很顯然,日本嘻哈文化的傳入與發展,與時尚、電影、漫畫、動畫等產業息息相關。從愛好者的線下交流,到電視節目、網絡的傳播,嘻哈文化被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知曉並接受。

嘻哈與二次元的風格融合

嘻哈與二次元的元素混搭,無疑為創作者帶來更豐富的靈感,往往也能讓二次元愛好者眼前一亮。除了《混沌武士》,許多經典動畫或人氣作品中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嘻哈文化的影子。

其中,風格最為突出、能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做法,就是像《混沌武士》那樣,從畫面風格、背景音樂到作品內核,都充分展現嘻哈精神。例如,由井上三太創作的漫畫《東京暴走族2》融合了匪幫說唱元素,刻畫各個嘻哈族群之間的恩怨情仇。另外,面向歐美市場的動畫《爆炸頭武士》,站在黑人武士復仇的視角,將暴力美學展現得淋漓盡致。但不論作品人設、配樂,還是對暴力復仇的反思,都與嘻哈文化息息相關。

《爆炸頭武士》

另一種較為常見的方式,則將嘻哈音樂作為插曲,推動劇情發展、渲染氣氛。《惡魔人Crybaby》中,貼合劇情的填詞加上極具節奏感的說唱,既闡明故事背景、交代角色內心獨白,又為動畫內容的推進起到重要作用。

如果將說唱技能與角色人設結合,還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搞笑效果:《火影忍者》奇拉比活力滿滿,《銀魂》桂小太郎的「攘夷JOY」足夠洗腦,《佐賀偶像是傳奇》源櫻和二階堂咲的Freestyle讓觀眾感到猝不及防,《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藤原千花的說唱則強化了角色的「可愛」屬性……這些走「魔性」路線的說唱歌曲,為作品增添不少歡樂。

而《催眠麥克風》這樣的聲優企劃,則以說唱為核心,重點增強娛樂屬性,並通過音樂及劇情強化角色人設。雖然作詞、作曲環節均有專業人士參與,但歌曲風格並不「硬核」,貼近更多普通受眾的音樂偏好。即使多數聲優都是從零開始的說唱新人,觀眾也能從歌曲或角色互動中獲得樂趣。

國內二次元逐漸興起的嘻哈風潮

相比起步早、發展快的日式嘻哈,嘻哈音樂在國內曾經歷「水土不服」的時期。不過近幾年,由於《中國有嘻哈》《這就是街舞》等垂類綜藝熱播,嘻哈逐漸從地下小眾文化進入到大眾視野之中。

隨著觀眾對嘻哈文化的認知度提升,國產動漫與說唱的交集也多了起來。《狐妖小紅娘》「南國篇」的《白月初你到底行不行》、《一人之下3》結尾的「彩虹屁Rap」《王道長聽了可能會摔手機》,都以說唱的形式為角色及作品造梗。當然,無厘頭搞笑的《十萬個冷笑話》也能配合劇情,用一首《寫給父親》帶給觀眾感動。《鎮魂街》《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作品主題曲營造出的熱血氛圍,同樣與動畫情節及內核高度契合。

除了融入作品外,如今國產動畫作品宣發階段,也開始嘗試融入「人人可加入」的簡單說唱,提升粉絲參與感。動畫電影《姜子牙》在上映前期,就推出了「我為國漫唱Rap」活動,邀請新生代明星及短視頻平台用戶,一起演唱姜子牙、哪吒、敖丙、大聖「神仙天團」的單曲《快樂似神仙》。

事實證明,和日本市場相似,「嘻哈+二次元」的做法的確能擦出不一樣的火花。不論是作品創作還是宣發環節,將兩個看似格格不入的文化元素融合,新鮮的風格可以充分調動二次元愛好者的興趣。

不過,由於市場環境影響,國產動畫加入說唱元素,更像是追尋流行趨勢的結果,多停留在娛樂造梗的層面,少有對嘻哈文化精神內核的呈現,像《混沌武士》這樣將作品本身內核與嘻哈文化有效結合的案例更是寥寥。由天工異彩製作、街舞題材的動畫《嘻哈派》,以及說唱廠牌GOSH出品的《衝出迷霧》等定位偏硬核的作品,目前仍只停留在PV預告的階段。

《衝出迷霧》

現在看來,在當下的國內網絡動畫市場,「嘻哈+二次元」的新奇風格仍然值得創作團隊挖掘。但若想進行本土化融合,並帶動潮流、影響更多二次元愛好者,甚至催生出《催眠麥克風》這樣成熟的商業企劃,還為時尚早。

分享這篇文章

JOJO外傳短篇:《岸邊露伴一動不動》日劇化決定,12月28日開播!

上一篇

10月新番《池袋西口公園》開播,動畫工房出品推理動漫,值得推薦!

下一篇

猜你喜歡

評論已關閉。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