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很多人都看過宮崎駿的成名動畫電影《風之谷》,為這位大師的瑰麗想像與人文情懷所折服。但其實動畫電影版的《風之谷》僅僅拍出了原作漫畫的序章部分,並且也做出了大量的改動。
《風之谷》是宮崎駿唯一一部長篇漫畫,從1982年連載至1994年,期間一直隨著吉卜力工作室動畫的製作而斷斷續續的休刊和再開。完結時一共7卷,曾兩次獲得過日本科幻大獎星雲賞。

宮崎駿《風之谷》漫畫
宮崎駿在《風之谷》漫畫中創造出了一個奇幻瑰麗卻又現實殘酷的科幻世界,塑造出了極度單純又複雜的人物塑造。
《風之谷》動畫電影的劇情主要根據漫畫1~2卷情節改編而來,今天主要講講那些被刪減和更改的一些漫畫片段。電影的開頭和漫畫一模一樣,先是介紹了巨神兵在火之七日滅亡世界的背景。關於巨神兵庵野秀明曾經和吉卜力合作拍攝過一部特攝短片——《巨神兵降臨東京》,可以視為風之谷的前傳。
之後便是娜烏西卡出現在腐海收集孢子和幫助無意中激怒了王蟲的劍客猶巴逃命,但在兩師徒的相遇之後,宮崎駿刪掉了娜烏西卡和猶巴老師關於戰爭的交談。
在漫畫裡,多魯美奇亞王國的皇帝召集各個附屬國參與對土鬼的戰爭。而娜烏西卡所屬的風之谷一族也在其中,但族長基爾病重,娜烏西卡的哥哥們也全都夭折,娜烏西卡決定替父出征。
之所以刪掉這部分,是因為宮崎駿考慮到這部分涉及漫畫後續劇情,牽扯到整個《風之谷》的世界觀,如果電影中講述到這些卻沒有講清,不僅會打亂故事節奏,更會讓觀眾感到困惑。
然後便是動畫電影中多魯美奇亞飛船的墜落,並非發生在風之谷內,也沒有直接運輸著巨神兵。在原作漫畫中,這艘飛船是培吉特市的難民船,是娜烏西卡在試飛炮艇時聽到呼救發現的。
動畫中保留了拉絲黛兒殞命卻增加了娜烏西卡引導牛虻蟲的情節,同時刪掉了原作漫畫中一個非常重要的伏筆——拉絲黛兒將巨神兵復活的鑰匙交給了娜烏西卡。
後續又刪掉了一個原作漫畫中至關重要的種族——馴蟲師,這個種族在漫畫中扮演者及極其重要的角色,後續「新腐海」的出現,王蟲幼崽的被捕捉都與他們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
也正是因為這樣動畫更改了庫夏娜進攻風之谷的劇情。在原作漫畫中庫夏娜並沒有能夠直接占領風之谷,娜烏西卡的父親也並非死於她手,而是自然病逝。
庫夏娜帶領著衛隊來到風之谷想要找到鑰匙,卻被娜烏西卡一人一劍擋在了谷口前。娜烏西卡在這次戰鬥中表現出超乎尋常的戰鬥力。
關於巨神兵的描寫也變了不少。雖然電影繼承了原作漫畫中巨神兵是培吉特市從地底下挖出來的古代兵器這一設定,但卻缺少了太多關於培吉特這個工業城市的描繪,以及地下坑洞的複雜。
巨神兵的復活也從巨大骨骸重新生長出心臟和肌肉直接變成了一團肉的蠕動。之後電影中培吉特利用王蟲幼崽進攻風之谷的情節,在原作中是土鬼軍隊方面利用了多魯美奇亞帝國內部紛爭獲得消息,而特地為庫夏娜所設立的陷阱。
動畫中庫夏娜復活巨神兵,讓它對抗王蟲的情節在第一、二卷中並不存在。在原作漫畫中巨神兵復活後,將娜烏西卡視為母親。
動畫電影的高潮部分,當娜烏西卡被王蟲復活時,一旁講述著「藍衣人降世」傳說的老婆婆,在電影中其實是土鬼一方的瑪尼族上人。
此外,在漫畫中還有許多細節沒能夠在動畫電影中得到表現出來,如王蟲這種生物其實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悲憫之情。
以及庫夏娜這個角色被嚴重的扁平化,在漫畫裡庫夏娜性格複雜,但卻極具人格魅力,曾為救自己的部下闖入敵軍包圍圈,並成功帶領他們突圍。
動畫電影之所以對原作做出如此多的改編和刪減,一方面是由於漫畫版內容複雜龐大,很難塞進一部兩小時的電影裡。另一方面,算是宮崎駿對商業的妥協,畢竟電影需要一個高潮來結尾。
事實也證明,即使動畫電影只拍了《風之谷》漫畫的一小部分,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對於《風之谷》漫畫,在這裡我想引用一個網友的評論:「這明明應該是一個人的封筆之作,卻只是他的第一個里程碑」。
《風之谷》後續的劇情更為複雜和充滿思考,結局更是充滿了顛覆性。在這部漫畫中既可以看到熟悉的宮崎駿,如飛機、少女、自然與想像;又可以看到一個不同的宮崎駿,戰爭、死亡、災難的描寫極為寫實。
而且後續的劇情越發的黑、深、殘,人性和神性糾葛,對於人類未來的思考越發深入,尤其是結局的女主反轉,讓許多人都一時間難以反應過來。雖然宮崎駿後續的作品中都有著《風之谷》的身影,像《天空之城》裡的機器人,紅豬里的女主,甚至《千與千尋》裡的千尋都帶有娜烏西卡的影響。
但如果從劇情上看,《風之谷》應該是宮崎駿所有作品中表現得最為深刻,也是對於人性的思考最為殘忍的一部了。看完之後,讓人仿佛悵然若失。如果你是宮崎駿的粉絲,卻還沒看過他的這部動畫電影,我推薦你一定要補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