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好萊塢影星,妮可·基德曼絕對算是家喻戶曉的女神級人物。從《紅磨坊》中驚艷四座的歌女,到拿下奧斯卡影后的《時時刻刻》。再到2017年,由她主演並擔任製片人,一路斬獲無數電視獎項的《大小謊言》。妮可·基德曼的星途,足夠豐富多彩。
之中,《大小謊言》作為近年最優秀的美劇之一,至今已有10W+位豆瓣網友為它打出 9.0 的均分。即使在妮可·基德曼的璀璨履歷中,這也是極具意義的一筆。該劇精巧的人物設置,懸疑環境的渲染,以及對女性社會議題的內核剖析,都給此後的美劇故事開創了一種新的模式。
今年,妮可·基德曼又再次主演女性懸疑故事。這一次,她與休·格蘭特組成「神仙組合」,攜手HBO獻上全新力作。
與《大小謊言》異曲同工,這部新作同樣以「謀殺案」與「婚姻出軌」作為故事的切入點。觀眾將與劇中角色一起,逐步揭開虛偽謊言,探尋隱藏在日常幻象中的真實。
《無所作為》 | The Undoing
葛蕾絲(妮可·基德曼 飾),職業心理諮詢師,善解人意,教養甚好;她的伴侶——兒童腫瘤科醫生強納森(休·格蘭特 飾),則是一位幽默風趣,極富親和力的標準好丈夫、好爸爸;兩人有一個聰明又機靈的兒子,亨利。三人相處融洽,一派和諧,看上去就像是幸福家庭的模板。
生活中的強納森貼心幽默,情商極高,十分善於處理人際關係。上學路上,亨利向他傾訴學習小提琴的煩惱。強納森便與他嬉皮笑臉地打鬧,讓孩子心情放鬆,不要過度在意老師的看法,用音樂證明自己。
至於「哄妻子開心」,強納森更是信手拈來。
一天,由於講話過於一針見血,不夠「好聽」,葛蕾絲被一位諮詢者開除。
強納森得知後,張口便安慰:這只會讓你的身價更高。你越優秀,她越會回來再找你。隨後他連聊起兒子學校的募款拍賣會,都要說成是為了美麗的妻子前去參加,將葛蕾絲逗得愁緒散盡,笑意連連。
正因如此,即使葛蕾絲身為心理諮詢師,敏銳而理性,還時常替他人解憂婚姻問題,也對自己的丈夫滿心信賴,毫無懷疑。這樣的男人,怎麼還會和「出軌」扯上關係?
別急,反轉馬上就來。一個女人,一場案件,將徹底戳破這個籠罩在看似完滿的家庭之外的「泡泡幻境」,將血淋淋的真相,擺在觀眾眼前。
兒子學校的募款委員會上,葛蕾絲遇見了一位與眾不同的母親——伊蓮娜·艾弗斯。樸素的著裝、舉止、言辭,使得伊蓮娜與在場的太太們完全不像一個世界的人。說她「與眾不同」,不如說是與上流社會的氣質格格不入。
伊蓮娜家中條件貧苦,來參加茶聚還要將新生的小嬰兒帶在身邊照看。她的大兒子米格,卻讀上了這所費用極高的學校。可想而知,她的兒子必定成績優異,是憑藉獎學金在讀書。
令人奇怪的是,這位神秘的母親不僅前來參加上流階層的茶聚,還對葛蕾絲興趣盎然,眼神總是時不時飄向她。在太太們談論起各自的利益與才學時,她插不上話,竟當眾褪下上衣,給嗷嗷待哺的嬰兒餵起了奶。對此,她表現得淡定自若,先是盯著葛蕾絲,再是環顧全場,敵意鮮明。
在場的母親大多家境殷實,注重教養,從未見過這般情景。葛蕾絲的好朋友席薇亞也認為,這個人實在太奇怪了。
此前,她曾在學校里看見過伊蓮娜。送完孩子上學後,伊蓮娜一直坐在學校對面的長椅上。無事可做,也不願離開。
她認為,伊蓮娜的空閒十分詭異。在車水馬龍的紐約,成年人大都奔波忙碌於工作與生活之間。如此閒態,實在令人無法理解。
不過,葛蕾絲並不認同席維亞的看法。她不喜歡參與上流階層的聚會、派對,認為太太們在茶聚上的討論是十分粗俗的。葛蕾絲覺得,伊蓮娜是察覺到了階層間的隔閡,於是想用自己的方式,爭取被當作「母親」之一的資格。
不過,葛蕾絲沒想到的是,這件怪事還能升級。沒幾天,兩人在健身房的更衣室里再遇;伊蓮娜專程來找葛蕾絲,向她茶聚時的友善道謝。
當下情景,卻比當眾餵奶時更加奇怪與「充滿敵意」。偌大的更衣室里,伊蓮娜竟保持著全裸狀態與葛蕾絲聊天。她全程目不斜視,好像絲毫不在意他人眼光。就算是葛蕾絲,也在這種氣氛下感到了輕微的怪異與不適。
前往募款派對的路上,葛蕾絲將這件事告訴了自己的丈夫。強納森依舊滿口幽默調侃,態度自然又從容;但同時,這份從容下似乎又藏著一絲真實的緊張與恐懼。葛蕾絲以為他是煩悶於派對上的社交,並未過多作在意。
來到富麗堂皇的拍賣會,葛蕾絲沒過多久便發現了伊蓮娜。獨自一人的她,表現得頗為不自在,但即使被許多男人簇擁著,伊蓮娜的眼睛卻一直看向葛蕾絲的方向。
拍賣會開始沒多久,葛蕾絲在廁所里撞見了痛哭過一場的伊蓮娜。
面對葛蕾絲,她突然傾訴道:有些時候我感到難以承受,以及迷失。
葛蕾絲以為她是無法忍受這種過於奢華、高傲的上流社會氣質。於是她誠心勸慰,表示家長們雖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傲慢,但他們大多都是好人。伊蓮娜卻回答,你是最好的一個。
言罷,她哭著走向電梯,提前退出了這個不屬於她的世界。
這番對話撲朔迷離,仿佛字字話裡有話,暗藏玄機。而隨著強納森也以患者問題為由提前退場,故事的真相才被隱秘地揭開了冰山一角。有什麼巨大的秘密正隱藏在海面之下,等待著我們一點點去發掘。
這一晚,伊蓮娜徹夜未歸。
清早,她的大兒子跑到工作室里找人,卻看見了驚人的一幕……
另一邊,葛蕾絲在處理又一樁有關「婚姻出軌」的咨商。正在交談途中,她接到了一條可怕的訊息:昨晚,伊蓮娜死於謀殺。
心慌意亂的葛蕾絲,立刻想到了今早剛剛出差的丈夫。然而,這個關鍵時刻從不掉鏈子的可靠丈夫、溫暖爸爸,如今仿佛人間蒸發。從早到晚,他的電話一整天都無人接聽。
最初,葛蕾絲以為他只是在參加研討會後的晚餐聚會,沒有時間看手機。直到她在臥室里發現了強納森的手機。——丈夫出差前,竟然忘了帶手機?在葛蕾絲看來,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她開始一個個給出差地點的酒店打電話詢問,統統查無此人。這下子,葛蕾絲徹底慌了:強納森也許根本沒有出差。
不帶手機出門,因為太匆忙忘記了,還是怕別人聯繫?至此,許多值得懷疑的點,被一條隱形的線連在了一起。葛蕾絲逐漸發現,強納森並不如自己所想得那樣完美。甚至,還可能藏著一些可怕的「秘密」……
《無所作為》原名寫作 Undoing,直譯為「抵消」、「解脫」。實際上,這是一個心理防禦機制術語,由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整理而成。它指的是,人為了消除自己的罪惡感,用象徵性的反向行為來抵消已經發生的不愉快。例如,丈夫出軌後,反而會對自己的妻子甜言蜜語,關愛有加,用以抵消內心的愧疚與不安……
這樣一解釋,似乎片名就間接劇透了許多東西。再回頭看來,便能分析出一些隱晦的小細節。
首先,伊蓮娜就是強納森的出軌對象。在送亨利上學時,兒子曾提到父親最近看上去壓力很大。很顯然,是由於擔心出軌一事的敗露。由於伊蓮娜的兒子也要來這所學校上學,伊蓮娜與葛蕾絲見面的機率必然會增加。強納森害怕兩人會有過多的接觸,每天都膽戰心驚。強納森的心虛與恐懼,在募款活動現場表現得尤為明顯。一到達拍賣會現場,他就開始一刻不停地找藉口,意圖提前離開這場派對,減少三個人見面的機會。
葛蕾絲從廁所回來後,他立刻非常關心地問兩人都交流了什麼。
而在伊蓮娜離場後,他也馬上找藉口離開了活動現場……
再對應伊蓮娜最初的敵意,之後的感謝,與最終的道別……
一切,都有跡可循。
此外,「泡泡」也是《無所作為》中很重要的一個意象。例如,葛蕾絲曾以「餵奶」一事為引,表示自己時常想離開寂寞忙碌的大城市。她用的說法是:讓孩子遠離「泡泡幻境」,在更平凡真摯的地方生活。
而劇作開頭的主題曲中,也滿是賦有類似隱喻的畫面。神似葛蕾絲的小女孩奔跑在陽光下,波光粼粼的水面,透過森林的光線,以及折射著光斑的濾鏡……一切都讓人聯想到「泡泡幻境」這個說法。
最重要的是,在如此溫和氣氛下,卻穿插進了一幀十分詭異、瘮人的畫面:小女孩只露出半張臉,死死地盯著鏡頭,旁邊的窗簾上濺滿血跡。
下一秒,一切又恢復正常。柔和的旋律便和著溫暖的濾鏡,瞬間蓋過了所有的「痕跡」……
最後,小女孩戳破了手中脆弱的泡泡。故事,落入現實。
除去豪華的演員陣容,《無所作為》的導演蘇珊娜·比爾同樣成就不小。能設計出如此精巧、內斂的視聽語言,在看似平和溫暖的日常下埋藏罪惡與殺意,充分醞釀故事的懸疑氣氛,導演顯然起到了重大的作用。2011年,蘇珊娜·比爾的電影《更好的世界》便斬獲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
劇集方面,他也曾經執導了「抖森」湯姆·希德勒斯頓主演的《夜班經理》,並獲得當屆艾美獎(迷你劇、電視電影類)最佳導演獎。
有了妮可·基德曼和休·格蘭特這對「神仙組合」的演繹,奧斯卡級導演的傾心打造,以及HBO的全力輸出,美劇《無所作為》的後續劇情發展,必定不會令觀眾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