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2020年的黑馬動漫,《異度侵入》必然榜上有名。作為今年1月開播原創動畫,沒有漫畫積累的人氣和強大的宣發,完全憑藉自身過硬的實力和觀眾的口口相傳,達成了B站播放量破億的成績。並在最終話播出前,一直保持著B站9.9的評分。在有著如此龐大的觀眾基數的前提下,這部1月新番的成績只能用奇觀來形容。
而隨著最終話的播出,《異度侵入》的B站評分迅速下降到了9.8分,雖然眾所周知B站評分系統參考性不強,但《異度侵入》的評分在各大評分網站如豆瓣(9.4到9.1)、bangumi(7.8到7.5)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也是不爭的事實。
這一切都在說明,不少觀眾對結局並不滿意,本文就旨在分析《異度侵入》的思想表達並探究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
以下內容涉及劇透。
- ID,井與本我
《異度侵入》的原版寫法是《ID:INVADED》,ID是身份標識號碼Identity document的簡寫,從海報上可以得知,ID對應的日語是「イド(ido)」,這也是劇中犯人的思想粒子產生的殺意世界——「井」和神探們的名字「井戶」的日語讀法。不僅如此,ID還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中「本我」(Es)的英譯寫法。
弗洛伊德認為,「本我」由位於潛意識中的本能、衝動與欲望構成,它遵循「快樂原則」,是人格中最早、也最原始的部分,但這些非理性的、無意識的欲望會被「超我」的社會限制所壓抑,自我作為執行者如果無力解決內心衝突就會引發症狀。
在《異度侵入》中,井從犯人的殺意中產生,其中隱藏著殺意產生者的深層潛意識記憶與思想,神探們需要進入其中尋找犯人的作案動機和其他蛛絲馬跡,但他們一進入井中就會失去記憶,只有看到佳愛琉才能想起自己的神探身份和使命——解開佳愛琉死亡之謎。
從確認身份的ID,到象徵本我的井,《異度侵入》用各種細節證明著它和自我認知、精神分析等息息相關。神探們需要一次次潛入犯人的深層潛意識,尋找那些他們自己可能都不知道的弱點,打開突破口。
- 修復內心的缺陷
解讀完標題與劇情設定的關係,我們得知《異度侵入》想要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的,而《異度侵入》中的主要角色們也都有著顯而易見的心理缺陷。
首先是主角鳴瓢,深愛家人的他因為沒能保護好家人陷入深深的自責,對家人的愛意轉化成了對犯人的殺意,走上了話療大師的道路。
在宣傳海報中能看到,一面是井世界內的酒井戶,一面是現實世界中的鳴瓢,JW的剪影則橫亘其中,形成二者之間的阻礙。
小春雖然有著極強的行動力,但感性不足,理性有餘,甚至顯得有些冷漠,像個莫得感情的破案機器。開洞是數字強迫症,對數字極其敏感,並對3情有獨鍾,衣扣、褶皺、耳釘、甚至頭頂的縫痕,都必須是3個,但也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以至妄圖通過在頭頂開洞自殺來解脫。
殺人犯們的心理問題更加嚴重。
掘墓者因為親身見證了母親的臥軌自殺,使年幼的她不能正視自己的感情並產生了病態的心理,以觀看鮮血和他人的死亡過程為樂;煙火師內心空虛,以批判他人為樂來滿足自我;單挑也很明顯是個愉悅犯,具有嚴重的暴力傾向,喜歡打別人,更喜歡被打。
隨著劇情發展,犯人們被懲罰,主人公們內心的空洞則逐漸被填補。開洞通過給自己打洞,治好了困擾多年的數字強迫症;小春對各種感情更加共感,潸然淚下;鳴瓢不再過度苛責自己,直面了親人離去的現實。三大神探都在某種意義上修復了缺陷。
同時,製作組花了很大力氣去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甚至會通過適時插入歌曲來烘托氛圍。比如第4話「火海大樓」營救時熱血激昂的《Samurai 45》,第6話「圓環世界」發現真心後哀傷委婉的《Eternal Rail》,都力圖讓觀眾獲得共鳴。
隨著故事進入後期,製作方在抒情方面的力度也越來越大,最直觀的體現就是與鳴瓢家人有關的情節都耗費了大量資源去表現鳴瓢的感情,但這也導致了接下來的問題。
- 貨不對板的期待落差
如果問觀眾看《異度侵入》的動力,大多數人都會回答對推理和真相的期待。憑藉著簡練但富含信息的人物對話,《異度侵入》營造出了十足的懸疑感,吊足了觀眾的胃口,無數值得深究的細節又鋪墊出大量反轉,使揭開的謎底都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並讓人迫不及待地回過頭去反覆印證。
前期緊張刺激的觀看體驗讓《異度侵入》廣受好評,並引起了極高的討論度,這又引發了二次宣傳,再加上B站的大力推廣,吸引了大量觀眾。網絡社區中意見領袖的作用也不可忽視。一篇對本格推理和編劇舞城王太郎進行了科普的b站長評引起了觀眾對推理的興趣,並增加了他們對《異度侵入》硬核展開的期待。
佳愛琉是誰、JW的真實身份、罔像女的來歷……隨著動畫劇情的深入,動畫外的探討也愈發白熱化,觀眾們的期待達到了頂點。
但正如上文所說,越到後期,《異度侵入》就越傾向於情感描寫。它的結局不差,但仍有伏筆未收,最終boss的B格也難以回應觀眾積累了三個月的期待,自然多少有些失望。一言概之,它將更多的筆墨放在了人物情感刻畫上,導致因精妙推理慕名而來的觀眾沒能在結局中得到預期的體驗。
其實,《異度侵入》的製作質量一直都只能說是中規中矩,畫面略顯貧窮,人物表情也比較生硬,感情戲大半依靠音樂支撐,但對以劇情為賣點的動畫來說,過於精細的畫面反而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只要故事情節足夠精彩,觀眾可以忽略這些問題。
從這方面講,《異度侵入》在前中期都做的相當不錯,但故事後期的挖坑不填和用力過猛的煽情還是令其受到期待的反噬,暴露出光環下隱藏的問題。
- 時間是最公正的試金石
《異度侵入》和近年的另一部佳作《重啟咲良田》有些相似,同樣貧窮的畫面,同樣較為燒腦的劇情。不同的是,後者前期極為慢熱,導致很多觀眾棄番並打出中差評,但隨著故事進入中後期,其評分逐漸走高,並在完結後開啟了持久的上分之路。
話雖如此,《異度侵入》半年來的評分下降也並不能證明它比後者差,事實上如今豆瓣9.1的評分還是要比後者的8.9分高上不少(bangumi為8.0)。
評分更不是判斷作品優劣的唯一標準。在我看來,每一次觀看的過程都是獨一無二的。《異度侵入》的追番體驗像一場和無數網民共同構建的盛典,它喧囂熱鬧,驚險刺激,即使落幕並不完美,仍是茶餘飯後的美談。
時間只是公正地洗去了所有附加的價值,使作品顯露出應有的模樣,並交給後來者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