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兩條關於「男女婚戀」的話題上了熱搜。
「年輕人為什麼不願談戀愛了。」
「日本年輕女性不婚戀人數20年增1.5倍。」
7.2億的關注,6.1萬的討論。網友紛紛表態:自信點,把日本去掉。我看了一下前十多條,全都是不想結婚的評論。不婚不育儼然已形成女性婚姻問題中不可抗拒的上升趨勢。
縱觀父母輩的愛情觀,是理所當然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到了該結婚的年紀就要結婚生子,兒孫滿堂。可到了我們這一輩,突然有了疑惑:結婚真的是必不可少的事情嗎?
今年6月上映了一部香港電影,一部女性題材的港片或許能帶給你更多思考。
《金都》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這部香港電影成本只有300多萬港幣,拍攝時間18天。但就是這樣一部小成本小製作的香港電影,卻成為今年港片的最大黑馬。
《金都》於去年底香港亞洲電影節公映後,在金馬獎上殺出重圍,拿下了最佳新導演獎後。今年,在第39屆香港電影金像獎上又大放異彩,獲得8項提名,最終斬獲2個獎項。「8提2中」,與《少年的你》並排在同一個榜單。影片質量,可想而知。
本片的導演是黃綺琳(代表作:《瑪嘉烈大衛·綠豆》和《嘆息橋》),她是近兩年新起崛起的80後導演。《金都》是她的導演處女作,在這部電影裡,她同時也擔任編劇。
女主角鄧麗欣,一個被唱歌耽誤的演員。提起演員你可能不知道,但是歌你一定聽過,前階段各個社交APP中爆火的背景音樂《電燈膽》就是她所唱。(沒有版權,無法插入歌曲,有興趣的可以網上搜索)
鄧麗欣 x 黃綺琳,一個被唱歌耽誤的演員,一個港片的新秀導演。她們之間的碰撞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好在,這次真的沒有叫人失望。
這部香港電影的海報設計的很妙。女主右後方有個大字,第一眼看上去是「囍」,很喜慶。但仔細一看,更像是四個「苦」字組成的。道出了婚姻的本質,也是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
金都,一棟坐落於香港太子的舊商場廈,以售賣廉價婚禮商品聞名。
這裡,是男女步入婚姻殿堂的開始。
影片中的男女主 Edward(朱柏康 飾)和 阿芳(鄧麗欣 飾)就是生活在這個地方。
女主阿芳,是一家婚紗店的助理,她的男友 Edward 是另一家拍婚慶寫真策劃店的老闆,兩人已相戀7年。在所有朋友、同事眼裡,他們和已婚夫妻沒什麼區別。
終於,男友 Edward 向阿芳求婚了。
然而,阿芳並沒有像尋常女人被求婚時那麼高興,反而是擔憂的。
因為她有一段婚姻史。之前,她無意中得知,再婚領證的時候,結婚證上會備註曾經離過婚。
而這正是她難以啟齒無法向男友坦白的原因。而隨著故事發展,她發現事態更加嚴重,她被中介騙了,她至今還沒有離婚。
她為什麼會結過婚呢,這就要從10年前說起。10年前,阿芳和閨蜜為了從家裡搬出來住,急需用錢。不知道她們在哪裡找的野路子,可以通過和大陸人假結婚,掙外快。
那時,許多大陸人通過和香港人結婚而獲得香港居住權,進而取得香港身份證。只不過阿芳沒想到,黑中介顧頭不顧尾,中途被抓了,沒幫阿芳辦離婚手續。
結果,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拖了整整10年。現在 Edward 突然向自己求婚,阿芳為難了。她想找個機會跟男友談一下這個問題,可是每次他回到家,不是玩遊戲就是看報紙,根本找不到說話的機會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兩個人根本沒有共同語言,不會彼此交心。
無奈之下,阿芳只得瞞著 Edward 私下查了一下關於單方面離婚的資料。但可以單方面離婚至少得需要2年時間。
就在她身心疲憊,覺得真相紙包不住火的時候,他的假結婚對象楊樹偉出現了。他的出現就像一顆深埋已久的炸彈,把阿芳原本的生活攪得天翻地覆,也讓阿芳對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求有了新的認識……
這個頭頂酷炫髮型的小哥,是個嚮往外面世界的大陸仔。因為中介被抓、阿芳搬家,但他為了拿到香港身份證,10年來也沒停止過找阿芳。為了外面世界的自由,他不惜假結婚,他也有自己的一套婚姻觀。
「蠢人才著急結婚。」
「結婚證書有什麼用啊,有屁用。」
「我告訴你,結婚之後更沒有自由。」
再次相遇後,大陸仔楊樹偉的目的也很簡單,幫他搞定單程證,他就配合離婚。
(單程證:單程證是內地發給有香港或澳門親屬的內地居民前往香港或澳門定居的證件。大陸居民可以通過這個單程證移民香港獲得香港身份,但是必須註銷國內身份證和戶口,正是因為「有去無回」所以被稱為單程證。)
阿芳離婚心切便答應了他。辦單程證需要2周時間,阿芳她本以為自己可以瞞天過海,可男友 Edward 還是發現了,還逼問他們之間的關係。
儘管阿芳費盡全力去解釋了,但 Edward 只是表面平靜下來了。Edward本身就是一個控制欲特別強的人。阿芳不回消息他就會連環奪命call,不僅隨意翻看莉芳的手機,還偷偷摸摸地開了她的手機定位,方便隨時隨地掌握到她的動向。就連阿芳穿什麼衣服他都要管。
自從知道阿芳假結婚的事情後,他的不信任和控制欲更強了。阿芳曾一直希望自己的男朋友可以如他的名字「Edward」一樣,成為她希望中的王子。但現實並不是,她似乎從一開始就錯了……
其實從影片一開始,我們就可以看出阿芳逆來順受的性格。她會接受路過店鋪老闆強賣的烏龜,也會同意婆婆幫他們選婚房,忍受著鄰居家的裝修聲和永遠無法解決的漏水問題。就連結婚也是,有人求婚,那就結婚吧。
從一開始她就沒有搞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一直遷就,一直退讓,好像如果大家都是這樣的做,那麼自己也應該這麼做。最後擊垮她最後的底線,不是被婆婆未經允許就放生她的小烏龜,而是一直不被重視的話語權。還沒有真正的結婚,她的生活就已經完全被 Edward 和婆婆掌控了。
作為女性導演執導的作品,《金都》拍得真實而細膩。一方面著重在女性面臨婚姻時的不由自主和困境,另一方面似乎也某種程度影射了香港現在的困境。
金都作為婚姻的象徵,背後實則是一套現代社會+傳統觀念的規訓系統。穿白色婚紗,標明新娘是處女,穿珍珠色的,就不是。雖然年輕一輩很喜歡珍珠色婚紗,但還是選擇遵循老一輩的傳統觀念。
在這裡選擇結婚必需品的年輕人,只能跟著這裡老一輩人的傳統觀念走,必須是這樣做,理應這樣做。這種束縛存在於他們生活的各個角落。
導演藉助「假結婚」,直白辛辣地表現出當代年輕人面對的婚姻問題,而影片的視角也從主觀的看法,轉移到了愛人,父母,同事,工作環境等生活中的細節上。
擁擠狹窄的出租屋,只漲不跌的房價,被父母干涉的私人空間……,每一個令人恐婚窒息的瞬間,都真實的展現在觀眾面前。
影片最後,阿芳由於受到楊樹偉之前「婚姻自由觀」的影響,對準備結婚放棄單程證的楊樹偉說了一句話:結婚沒有自由。
可楊樹偉卻一反之前的想法:結婚也可以自由。導演又親手推翻了自己「婚姻=不自由」的論斷。每個人都在追求不同形態的「自由」。
然而,「自由」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種奢侈品。一個赤裸的現實是,財富才是通往「自由」的利器。特別對於女性而言,有錢才有更多的選擇權。你得先努力賺錢錢,才會有「自由」。
「如果有錢還是沒有自由呢,那就再說吧。」
可以說,《金都》是2020年香港電影中切入社會議題最深刻的一部作品,因為這個議題是我們以及身邊每個年輕人都面臨的人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