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如何評價德國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感化院/收容所》?這是最殘酷的青春電影!

教育的目的,就在於使人成為人。

這是德國古典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的一句名言,隻言片語,道出了教育的初衷和本質。偏離本質的錯誤教育,會怎樣毀掉一個人?

20世紀中葉,青年感化院在聯邦德國大行其道,它披著教義的聖潔外衣,卻像囹圄一樣囚禁著孩子的自由,最終釀下累累惡果。

青年感化院裡做苦力的孩子

所謂「感化院」,指的就是問題少年收容所。1945年之後,聯邦德國有3000多個由教會創辦的感化院,陸陸續續收容過800000名孩子,數目龐大,影響甚廣。在這3000多所感化院中,其中尤以嚴酷至極的「弗賴斯塔特」(Freistatt)聞名。

今天要介紹的影片,正是根據發生在德國弗賴斯塔特的真人真事改編電影。它有著一個開門見山、直呼主題的名字——《感化院》(Freistatt,又名:收容所)。

德國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感化院/收容所》

根據德國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感化院》(又名:收容所)

《感化院/收容所》上映於2015年,由德國導演馬克·布魯蒙德執導,是一部鮮為人知的冷門小眾佳片,十分值得一看。據實改編的前提下,影片還在原始事發地實景拍攝,還原度和代入感都很到位。目前,該片在豆瓣網上有1萬2千多人打出了8.4的綜合評分,成績不錯,供大家參考。

影片故事發生在1968年,我們的主角是一名14歲的青春少年,名字很德國,叫做沃爾夫岡(Wolfgang)。沃爾夫岡來自於一個再婚家庭,正值青春叛逆期的他,很是不受繼父的待見。

沃爾夫岡(Wolfgang)

在這個不幸福的家庭里,矛盾總是一觸即發。母親雖將一切看在眼裡,卻很少會正面干預繼父的所作所為,總是睜隻眼閉隻眼。

再婚家庭的14歲少年——沃爾夫岡

繼父難以忍受這個14歲青春少年的忤逆,於是狠下心來,決定將他送進感化院,以圖清淨。臨走前,母親告訴沃爾夫岡——聖誕節前就接他回家。沃爾夫岡相信母親,他雖忐忑不安,卻選擇了無條件相信。此時此刻,這個可憐的孩子還不知道——他即將去往的地方,正是後來聲名狼藉的弗賴斯塔特感化院。

被沼澤環繞的弗賴斯塔特感化院

初到此地,院長熱情接待了他,沃爾夫岡並未察覺到異常。但不消幾日,這裡的人們便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噩夢才正式降臨。

在這裡,除了洗腦的教條教律之外,便是永遠做不完的髒活累活。面對教工的謾罵毆打,院長向來不予理睬,默默縱容著這一切的發生。

髒活累活永遠做不完

沃爾夫岡生來倔強,哪能受得了這等不公對待。他試著鼓舞身邊的人一起討回公道,迎來的卻是一陣沉默、一聲嘆息,甚至是一片譏笑。他試著逃跑,每次卻都是以失敗告終。在這樣一個被沼澤圍繞的營地里,處處都是泥沼,處處都是禁錮,仿佛牢籠一般,插翅難逃。

逃跑失敗

聖誕節一天天臨近,沃爾夫岡望穿秋水,卻始終沒有等來母親接他回家的身影。更讓人不解的是——來弗賴斯塔特感化院這麼久,他甚至都沒有收到一封母親寄來的信。看來,他已經和這裡的其他孩子一樣,也遭到了冷落和遺棄。這裡吃不飽穿不暖,只有欺壓,何來感化?

遭受懲罰

冷嘲熱諷的揶揄也好,拳腳相加的懲罰也罷。身在弗賴斯塔特感化院的每一秒,沃爾夫岡都沒有放棄過逃跑的念頭。直到那件事的發生,徹底讓他心如死灰。

一個例行高強度勞作的白天,沃爾夫岡再也無法忍受這份煎熬。他用鐵杴襲擊了監工,帶著好友小黑一路狂奔,奔向他們心心念念的自由。

和好友一起逃走

來到久違的家中,沃爾夫岡並未從母親臉上看到驚喜。還未等他吃上一頓飽飯,感化院的工作人員就來到了他的家中。費了九牛二虎之力逃了出來,還未與日思夜想的母親溫存片刻,就要被再次押進那片絕望之地。縱使沃爾夫岡百般苦求,甚至是將他遍體鱗傷的身體展現在父母眼前,都未能喚起他們一絲惻隱。

遍體鱗傷的沃爾夫岡

就這樣,沃爾夫岡的逃跑計劃再一次失敗。和身上的傷痕相比,母親的絕情更讓他痛不欲生。從這一刻開始,他已然心灰意冷。往後的日子裡,這個叛逆少年開始變得緘默無語、逆來順受。他放棄了反抗,也放棄了掙扎。下一批孩子來到弗賴斯塔特感化院的時候,他已經成為一名教工助手。

向現實妥協

不久之後,院長告訴沃爾夫岡——他的繼父在一起意外中身亡,現在可以離開這裡了。得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沃爾夫岡顯得尤為平靜,不喜不悲。再次來到久違的家中,他看到了自己同母異父的弟弟——母親和繼父新生的孩子正在蹣跚學步。

恍惚間,這裡已不再是那個讓他魂牽夢縈的家。趁著母親尚未發現他的到來,沃爾夫岡悄悄離開了家,奔向那個他也不知道目的地的遠方……

奔向未知的遠方

就像一位影迷朋友在影評中寫到的那樣:最讓人痛心的,並非感化院那不像話的制度,而是拋棄青春少年的父母,以及這個世界。有時候,沉默是嘶吼的,咆哮是無聲的。

馬克·布魯蒙德導演的這部真人真事改編電影《感化院/收容所》,讓我們看到了壞教育所招致的痛心後果。可怕的是,它並非虛構的電影藝術創作,而是切切實實發生過的真人真事。這是一部「鈍刀子割肉」的德國青春電影,也是我所看過最殘酷的青春片之一。如果你想了解這段黑暗的真人真事歷史,不妨看完這部刻畫青春的電影,絕對難忘!

分享這篇文章

張藝謀電影《一秒鐘》六個角度影評:過程平淡如水,回味烈酒入喉

上一篇

《鬼滅之刃》終於被「本子漫畫家」看中!比村奇石出動,致敬天狗

下一篇

猜你喜歡

評論已關閉。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