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

2020國產動畫《修容鎮》為何在國外獲獎,國內卻慘遭差評?

有一部備受矚目了近4年之久的國產動畫最近在B站上線了。它只有寥寥27分鐘但通篇全是對現實的諷刺,而一般來說如此「內涵」的創作也很容易被嘉許上神作的頭銜。確實,它在一定意義上獲得了足夠崇高的獎勵認定,比如在今年8月3日的時候收穫到了14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短片獎,而在第30屆安錫國際動畫節中也獲得了處女作大獎。

不僅如此,它在國外網友的輿論聲勢中也一直處於相當優良的地位,似乎已有足夠的資格披掛上「國漫之光」這四個大字,而它的內容風格也理應成為無數後浪借鑑的對象。然而有意思的是,這部在國際大獲好評的國產動畫,如今卻被國內網友批判成稀爛的模樣。它在豆瓣僅有5.8的評分,而在用戶包容度一直都相對優良的B站就更是只獲得了4.5的慘澹成績。

這究竟發生了什麼?為何國內動漫迷會和外國影迷存在如此大相逕庭的評價?為何長久以來「凡內涵和諷刺必神作」的評判標準會在這部國產動畫身上啞火了?這期內容我就帶大家好好了解,這部名為《修容鎮》的國產動畫的優劣吧。

01.我們先從好的地方說起

一部動畫的優劣好壞肯定得從「畫面」說起。毋庸置疑的是,這部國產動畫《修容鎮》的製作人是極具匠心的,從開篇通過烏鴉的視角遍歷整個修容鎮時所看到的一幕幕畫面。

橫七八豎的廣告牌和電線,川流不息正在奔忙各種事物的人民群眾,留意建築和每一位人物的衣著打扮,一股熟悉的年代感可謂撲面而至。

依據劇情的刻畫,《修容鎮》的故事確實發生在數十年前,而如果你們也曾看過張藝謀拍攝的《山楂樹之戀》或者馮小剛導演的《芳華》,那在看這部國產動畫的時候也一定沒少喚起你們的美好記憶。

當然,美好也只是瞬間的,對於這樣一部將諷刺塞得滿滿檔檔的動畫來說,更多的是帶來悲喪和憤怒,而製作人對憤怒詮釋時的這幕燒毀面具的畫面也具有濃烈的藝術氣息,從中也能感受到恰似宮崎駿和今敏作品的味道呢。

單從畫面維度來評判,這部國產動畫可以說在整個27分鐘裡頭都沒有一絲不違和的地方,相反是無處不在的精緻感。製作人給我們勾勒一個恰似《大護法》花生鎮一般的修容鎮,然後讓主人公們在某些陰暗體制的作用下慢慢走向毀滅。當然,區別於《大護法》的貧瘠畫面,《修容鎮》則具備著讓人讚嘆的畫面質量。

《大護法》

不僅如此,對比起《大護法》對極權體制的嘲諷,《修容鎮》同樣有著自己的那一套辛辣的鞭撻。顧名思義,修容、修容,對自我臉容的「手術化整改」當屬修容鎮居民畢生追求的事物。甭管是年幼的學生還是老大的工人,他們殫精竭慮的努力就是為了得到修容資格,好讓自己的臉蛋能夠變成如下這般的一塊又一塊「標準幸福臉」。

不難看到,《修容鎮》的核心主旨是相當外露的,哪怕是修容院的招牌,製作人也直接將「修」字去掉了單人旁,用作對「失去人性」的暗示。

但哪怕如此,這部國產動畫也不是就沒有可琢磨的地方。只要你細品,你終究會發現「一箭三雕」的用意——用一個「對某某標準化力量的諂媚」來映射包括舊「時代的體制+如今國內的標準化教育+消費主義陷阱」這三個事物!

譬如女主若晴在劇中任職於面具工廠(為修容院提供標準化面具),而廠里每一位員工爭相努力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修容資格,她們從未質疑過上級派下來的任務,也將任何脫離組織命令的行為視為笑料,比如在若晴雕刻了一副長得像母親的木面具時。

再譬如對男主小勇來說,此時此刻的他尚處學生階段,但諷刺的是學校評選優秀學生的標準居然不是「學習成績」,而是能否得到「修容」的機會。於是哪怕成績優秀,他都一直存活在鄙視鏈底端,就連教書育人的班主任也都加入了對小勇嘲諷的隊伍,他們認定小勇的未來一定是黑暗無比的。

至於消費主義陷阱的映射主要體現在若晴同事的家裡人的一番洽談上。此刻的若晴順路搭了個便車,但在行使過程中卻從兩位阿姨的口中聽到了諸如「沒有修容就相當於愚昧無知」,「相當於二婚還拖個油瓶」等嘲弄式的話語,而這映射到現實生活就相當於社畜們在相親時被要求有車有房的境況。

不僅如此,這兩位阿姨甚至還一邊翻開最新出版的修容雜誌,一邊在為自己即將迎來二次修容以及身邊的親戚能夠換上「精英臉」和「好學生臉」而暗自高興和羨慕著。

但毫無疑問,這就是對現實生活里的消費主義陷阱的映射,人們熱衷於無窮盡的追求新潮商品,也為能夠擁有最新款而自豪,但他們似乎從未思考過如此作為究竟有何更具意義的價值。

除了一次又一次的滿足所謂的虛榮心,除了製造一批又一批現代化商業垃圾之外,似乎一切都會在下一次流行浪潮席捲而至後重歸於零,人也似乎成為了任由欲望擺弄的奴隸。劇末出現的這個分鏡也正是製作人對消費主義陷阱映射的明示,各種國際大牌的誘惑無處不在…

由此可見,《修容鎮》的諷刺力度是極其辛辣的,而這樣的作品能夠上線或許也是一次審核奇蹟吧。尤其站在國內動漫迷苦審核已久的基礎上,按理說我們更應該珍惜這部國產動畫,並一致的認可它的神作資格吧?那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修容鎮》陷入到萬劫不復的口碑囹圄當中呢?

02.國內口碑翻車的致命原因

重現數十年前的時代背景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如果單獨來看後兩個映射「標準化教育」和「消費主義陷阱」也好像沒有多大問題。但如果將它們擺放到同一個故事框架下,那就免不了有點兒四不像的滋味,也難免會讓人認為製作人是位火氣十足的憤青了。

譬如反映舊時代背景突出的該是「極權化的統治」,人們在極權體制中失去了個性,每一個人都成為了一顆乖乖的毫無怨言的螺絲釘。

但製作人對消費主義陷阱的引入又似乎對上述寓意有所拉扯,雖然同為對某某標準的追逐,但消費主義是消費者用鈔票一筆一筆投票出來的,是建立在充分自由的市場經濟下的某些扭曲的現象。因此,當我在劇中看到廠長對員工說出:「這可是專家研究過,人們最喜歡的臉,就按這個設計做」和「幸福臉的訂單量大增,你們優先做這個」的時候,我確實滿滿的違和感呢。我這才知道原來所謂的極權也是有著尊重消費者需求和響應市場經濟號召的一面的。

至於另外兩點寓意,表面看來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但經過製作人在末尾設置的一番劇情的烘托之下,這一切都變得有點兒不可理喻了。

彼時工廠廠長私自將若晴叫到了辦公室,不過出人意料的是,廠長並無對若晴予以任何譴責,相反他還苦口婆心的敘說了心中的苦衷,他說他的一切行為都是「表演」,但和體制對抗是極其愚昧的。於是他一直喬裝著,一直忍辱著,為的就是賺取足夠的財富將兒子送出國外,讓他能夠過上幸福快樂的人生。

致命一擊就體現在「出國」二字。我不知道製作人究竟是刻意為之,還是滿腦子的憤青偏見,於是讓他罔顧了「對某某權威的標準化力量的痴迷」根本就不是我們這裡專享的事實。

高考式的千萬考生齊過獨木橋的戲碼確實會泯滅了個性,但在任何一個競爭激烈,流動性旺盛的社會當中,此等標準化的手段又是最能降低篩選成本的方式。或者說是最公平的篩選形式(比如我們隔壁的韓國,其高考的嚴峻程度我們在《寄生蟲》《天空之城》等佳作中就能夠深刻感受了)。

至於消費主義陷阱的映射就不多說了,這簡直就是現代商業社會的通病,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夠避免。既然是普適性的糟粕,那劇中人物又究竟能夠逃到哪裡去呢?為什麼出了國就能獲得幸福呢?

03.最後

通過前文的內容,我相信各位也都清楚《修容鎮》這部國產動畫的亮點和卑劣點了。它有著不錯的視覺品質,也有著相當辛辣的映射現實的寓意,但如果從整體來看這部作品的各個寓意之間又存在拉扯的情況,甚至還帶有強烈的憤青式偏見。再進一步說,「偏見即面具」,或許製作人嘲諷的不是世人,也不是歷史,而恰恰就是他自己吧?

分享這篇文章

年度彈幕排名開榜,「爺青回」奪冠,第二名20年獨有,看來B站也老了

上一篇

泰國耽美BL劇《以你的心詮釋我的愛》影評推薦,2020最佳BL泰劇,真的愛了!

下一篇

猜你喜歡

評論已關閉。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