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

影評:《神力女超人1984》視覺效果令人震撼,但電影過於說教!

《神力女超人1984》(神奇女俠1984)電影海報

《神力女超人》(又譯作:神奇女俠)與《神力女超人1984》在結構上有某些對稱之處,比如惡神對人性的潛在操弄,黛安娜與史蒂夫在人類世界的主客關係倒置,黛安娜必須再一次的痛失所愛才能換來再一次的羽化成長。

在調性和主旨方面,兩部電影是徹底的截然不同,這種差異性可能會造成部分觀眾的不適應,它不如前部那樣緊湊、穩健、動作與劇情均勻調配,有了上部的成功打下基礎,在創作上更有話語權的導演開始想要任性冒點險,不敢說這是執行度完美的一次任性,但至少是具一定程度可觀的任性。

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的《神力女超人》和80年代的《神力女超人1984》中間有著極大的時間跨度,如果時空仍想設置在過去,導演派蒂·傑金斯大可繼續拿二戰、越戰、冷戰做文章。但如此一來題目便太過重複,那多沒意思,戰爭的話題似乎沒有再延伸下去的必要,直接躍至80年代,絕對會是完全新鮮的嘗試。於是乎《神力女超人》系列自此儼然成了某種「年代記」,每一部皆可視作針對人類文明特定時期的歷史觀察與討論。

《神力女超人1984》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浮士德寓言,如同《神鬼願望》或《魔法奇幻秀》,主角被實現的欲望都是必須用對等的代價換取,受到利誘而簽下魔鬼契約的主角,勢必也都會後悔他們做出許下心愿的決定,而他們會在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汲取教訓,無論犯下的錯誤有無可能被改正。

然而,許下不該許的願已非多麼新奇的題材,這或許也是官方在整個宣傳期並沒透露太多主線劇情的其一因素,畢竟走向實在太容易被料到。《神力女超人1984》不追求在「換取心愿」的既定遊戲規則埋下推翻老梗的逆轉,而是改做元素的混搭,將魔鬼契約的概念結合反映時代氛圍。

80年代的美國,正脫離70年代的蕭條、社會正發蓬勃的時期,里根總統重新復甦了國內經濟,生活趨於安穩的人們,此時更加著重於個人的內在所求,渴望財富、美貌、渴望擁有更多,這似乎即是魔鬼誘發凡間私慾,魅惑人心簽下交易的最好時機。

向大眾推銷滿足渴望的大亨麥克斯·洛德正扮演著魔鬼的代言人角色,但為挽救岌岌可危的事業而焦慮苦惱的他,不甘只做魔鬼的代言人,更想要成為吞噬眾生靈魂的魔鬼本身。

派蒂·傑金斯曾在宣傳第一部時透露,克里斯多福·里夫版的《超人》不僅啟發她對《神力女超人》的創作,更深深激勵她決定以電影為志業。我們能在《神力女超人1984》發現更多里夫版《超人》的影響軌跡,或者保守地說,一些近似的共通點。黛安娜和《超人2》的克拉克同樣為愛捨棄了力量,享受了一小段時間的兩人世界,但無奈身負重責的黛安娜,在重拾力量的同時也得捨棄愛情,克拉克在《超人2》也做出了類似抉擇。

《超人2》元首權力被移轉給反派的橋段,在此也重新扮演,麥克斯·洛德如當年的薩德將軍闖進白宮,讓總統屈服於他;即使不提上述舉例的情節,光是看黛安娜穿梭在80年代的都會景觀來去無影的行俠仗義,便已極有里夫版《超人》的既視感。

回歸前頭所述,《神力女超人1984》的確稱不上是執行度完善的一次任性,派蒂·傑金斯大膽嘗試在一個娛樂大片的框框裡講一個危機感、任務性相對較低的故事,是很冒險的策略。第一部電影是單線直球的英雄旅程,是普遍接受度高的公式。《神力女超人1984》則和往常的雙反派制英雄片不同,它幾乎將反派也當成了主角,拆成三條主線同步推演,而且三條主線雖有聯繫,但又無緊扣的交錯,這大幅減低了黛安娜、芭芭拉、麥克斯·洛德三人的交鋒張力。

《神力女超人1984》更像是同時說了三個故事,而不是用三個角色說一個故事,他們三人有各自的旅程,各自的心魔,只是剛好被同一顆許願石操控著命運,劇中發生的災難看似浩大,但無直接的二元對立,每個角色都被無形的力量所支配,缺少相互抗衡的清楚機制,使得電影難免顯得鬆散。

《蝙蝠俠歸來》是絕佳範例,企鵝人、貓女、蝙蝠俠、馬克斯·史勒克各有飽滿的人物曲線,交織著複雜但深刻的敵對衝突,整部電影塞進多達三個反派,卻未見凌亂。《神力女超人1984》借「追求欲望」讓各角的境遇相呼應,《蝙蝠俠歸來》以「怪物本色」形塑各角的悲劇性,兩片有其規模相近的野心,只可惜完成度不在同個水平。

我欣賞《神力女超人1984》企圖呈現的願景,但嚴格說起來,目前的兩部都不是我的菜,它們的結論總是很說教,有股很倒胃口的天真正能量。很多好萊塢電影固然都存有說教意味,但大部分都懂得修飾口吻,讓觀眾能夠不厭其煩地一再消化大同小異的觀點,《神力女超人》系列卻總是直白得令人尷尬,《神力女超人1984》在已難使觀眾聚焦的情況下依然在最後給出直白說教的結論,應該只會降低觀眾接收這個結論的意願(至少我個人是被降低了)。

但我覺得對整部片更扣分的,其實是蓋爾·加朵。如果神力女超人不是蓋爾·加朵,我會更喜歡這部電影,她很漂亮,但真的不太會演戲,偏偏這部文戲又多,看得出來她扛得很勉強。我始終認為加朵不是一個很成功的選角,她只有外貌和氣質合適,但論演技,根本無法承擔如此重要的指標性人物,要擺弄帥氣的武打英姿、自信開朗的樣態、或是那凡人難以招架的燦爛笑顏,她綽綽有餘,一旦要處理細膩的情感戲,則完全藏不了拙。

蓋爾·加朵在《神力女超人》幾場必須展露悲傷、愧疚、無力等情緒的重點戲,帶給我的只有滿滿的挫折感,我挫折於無法通過她的表演進入那幾場戲的情緒。而《神力女超人1984》繼續證明了她還不是一名足夠靈敏的演員,和史蒂夫最後的道別、苦勸麥克斯·洛德放下屠刀等重要時刻,都很需要倚靠演員支撐,但每當畫面轉到加朵,我的情緒就斷了,無論場面調度得再好,與她對戲的演員多麼給力,加朵的表演往往都會扼殺了該場戲本該更趨近完美的機會。

對我來說,加朵的美貌不足以遮醜她的演技,所以你跟我說她接下來要演《埃及豔后》?我心裡只有傻眼二字,撇開種族方面的爭議,單論實力,我無法相信她撐得起這個角色、撐得起這種大戲。空有明星魅力的蓋爾·加朵穩不住場子,定位有如米歇爾·菲佛版貓女+性轉版電光人的克里斯汀·韋格,於是最終,焦點全落在了光芒萬丈的佩德羅·帕斯卡身上,這部超級英雄電影應該改叫《麥克斯·洛德1984》才對。

他幾乎要比加朵更像主角,他的故事線也更切中全片要脈,外加此角隨時處在精神高亢或極度焦慮的狀態,佩德羅表演的力度自然也比其他人都要更激烈、更引人注目。不知華納兄弟有無考慮過金·凱瑞來扮大反派麥克斯·洛德,不只是因為該角演來浮誇,更是因為麥克斯·洛德的遭遇像極了《冒牌天神》的布魯斯。兩人都希望能改變自己的命運,結果成了能夠改變所有人命運的全能之神,對凡人許下的心愿皆有求必應;而他倆在世間最珍惜的骨肉或愛人,恰巧最後也是他倆放棄神力、讓一切歸於原狀的契機。

黛安娜勸說麥克斯·洛德收回心愿的那刻,援引《蝙蝠俠對超人:正義黎明》的「美麗謊言」一曲戳破欲望所編織的謊言,既驚喜又適切。被仇恨與偏執蒙蔽雙眼的布魯斯變成受欲望奴役的麥克斯·洛德,喚醒布魯斯的克拉克變成喚醒麥斯的黛安娜,需要被拯救的瑪莎,則成了我們需要找回的面對事實之勇氣。整部《神力女超人1984》猶如不搞笑版的《王牌天神》,只不過是多了一個會阻撓金·凱瑞隨便讓人中樂透頭獎的神力女超人而已。

分享這篇文章

影評:《緊急救援》重磅上線,林超賢能否拯救中國電影年度票房

上一篇

2020漫改韓劇推薦《甜蜜家園》,Netflix高分喪屍劇上線,絕對夠刺激!

下一篇

猜你喜歡

評論已關閉。

插入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