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和我們一樣,曾經是《絕命毒師》鐵粉的話,想必也一定注意到12月最新上線的一部犯罪題材美劇。那就是由「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主演的全新美劇《法官大人》(Your Honor)。這部美劇目前在豆瓣有著高達9.1分的評分,即使在IMDB上也有8.6分。
老白在本片中扮演一位受人尊敬的法官,因此也有好事者將本劇尊稱為:「絕命法官」。如果你是衝著老白來的,想必看這部劇的開頭,會覺得有一絲困惑。因為本劇的第一場重頭戲,與他無關。但它所描述的,同樣是一個相當絕望的情境:兩個十幾歲的男孩,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一個剛剛從父親那裡得到禮物——一輛非常珍貴的復古摩托車——他興致勃勃地騎著自己夢寐以求的「愛人」,上了路。
另一個則在母親忌日這一天,開車經過黑人社區,卻被一群來勢洶洶的黑人圍堵。他慌忙開車跑路。
然而車快沒油了。他的哮喘也發作了。他一邊躲避後面的追車,一邊匆忙地伸手去摸掉到地上的氣霧劑瓶——就在這時。「砰」的一聲……他撞上了一輛摩托車。摩托車上的男孩飛了出去。沒錯,就是剛才那位歡天喜地、第一天坐愛騎兜風的男孩。
接下來,更令人絕望的一幕發生了。肇事的男孩試圖打911求助,但由於哮喘,他說不出一句話,只能絕望地喘息。而被撞的男孩委頓在地,嘴唇顫抖,呼吸急促,被撞得骨折了,小腿詭異地彎曲著。肇事者跌跌撞撞地衝過來,低下頭,想要聽傷者在說些什麼,結果一大攤血從對方嘴裡噴湧出來。
這一幕,真實,赤裸,充滿了視覺衝擊力,卻仍然透著某種血腥的平靜。於是這一刻,兩人的命運塵埃落定:一個男孩死了;另一個還活著,卻永遠有罪。
往下看,原來肇事者的父親,就是「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扮演的法官大人。他在法庭下公正,溫和,專業,敏銳,在小鎮上被萬人敬仰。但諷刺而可怕的是,被兒子撞死的人,卻是本城黑幫大佬的兒子。死者的父親窮凶極惡,殘忍而陰沉;唯獨在兒子面前無比慈愛。這位父親的扮演者,大家也不陌生,就是麥可·斯圖巴。
《大西洋帝國》中赫赫有名的犯罪頭子阿諾·羅斯汀;《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甜茶慈愛的教授父親。有這兩位好演員坐鎮,我們就知道這部劇的品質會是如何。
正如這個開篇,一上來就能把你震住。不動聲色,攝影極佳,有種犯罪片式的質感:寫實,陰沉,暗流涌動。講述了一宗赤裸的、陽光下的罪惡。不得不感慨人家美劇的製作水準:從攝影、剪輯和配樂,完全都是電影級別。既細膩又凌厲,張力十足。
而另一方面,人物的處境,從第一集開始,就發生了一個非常諷刺的反轉:剛正不阿的法官,因為兒子的彌天大錯,而背上罪名。窮凶極惡的罪犯,卻因為兒子的死亡,而變成了悲痛欲絕的受害者。某種程度上,你會感受到這部劇跟《絕命毒師》的相似性。
和老白一樣,法官大人也是個好人。甚至於,這一次他並非一個普通人,而是小鎮中有身份、有地位的大人物。並且,他本身是無辜的,沒有犯任何錯,他的出發點完全父愛。甚至於,原本他的確已經打算讓兒子去自首,但是在發現受害者是誰的一瞬間,他就明白,此事絕對不是「自首」能夠善了的。
於是,拳拳父愛之心,反而令他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為了掩蓋罪行,他註定要用一個謊言去填補另一個謊言,餘生都活在無法填補的黑洞裡。正如劇中的這句台詞:「我們的一生,都就此塵埃落定。」
本劇的一大看點:在於節奏。劇情始終是多線並行,是一部野心極大的、貫穿紐奧良社會各階層的群戲。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有點意外。
乍一看,按第一集的故事走向:兩位父親,高手過招。一個試圖掩飾真相,一個試圖找出兇手。聽起來很像是一個美劇版的《誤殺瞞天記》,對不對?但是,打開第二集,你就會立刻發現,這部劇的格局,不止於此。問題的核心從來不在於「真相」——因為真相,實在是,太簡單了。
老白這次又有一個拖後腿的兒子,他在整個肇事逃逸的過程中,堪稱是錯漏百出。例如,在犯罪現場搞丟了自己的呼吸器,撞完人居然還跑去加了個油:成功收穫一大把目擊者。
在最新的第三集裡,另一個窒息操作出現了:他實在無法忍耐痛苦,直接把這件事跟自己女朋友坦白了——順便一說,他女朋友還是自己學校的美女老師。這師生戀也是玩得666。有這麼一個缺心眼的兒子,就算你爸爸再厲害,也搞不定啊。
當然,不得不說,這麼寫還是挺寫實的。雖然你會覺得這小子很廢柴,但設身處地,他本來也就是個十幾歲的美國青少年,的確也沒有那麼強大的心理能力,能夠接受自己殺了人的事實。何況肇事現場還是那麼血腥、殘忍,真實得讓人反胃。但是,既然這宗罪行註定無法掩飾,他被抓了嗎?也沒有,他偏偏就逃過了一劫。
為什麼?因為,這並不只是一宗車禍這麼簡單。得知此事的市長候選人,飛快地為這宗肇事案,找到了第三個人來頂罪:這個可憐的替罪羊,同樣只是一名十七八歲的青少年。更微妙的是,他恰好也是一個黑幫小弟,還偏偏來自於是死者父親的敵對幫派。
於是故事講到這裡,就已經不再是受害者與被害人之間的貓鼠遊戲。它變成了幫派之爭,也變成了警隊與黑幫之間骯髒的交易。市長競選人,正義的一方,反而要栽贓嫁禍,反而要通過扶持黑幫,來打壓另一個黑幫。你以為這部劇所講述的只是一場車禍嗎?並沒有,這其實是一部政治驚悚劇。由一場車禍,一樁悲劇,卻衍生出了一場政治博弈,權勢之爭:權力能夠讓人將黑的說成白的,誰還會在乎兇手是誰,是黑人還是白人,是小混混還是法官之子?
三集看下來,基本上你會跟我一樣,覺得既震撼又炸裂,根本猜不到劇情的下一步會怎麼反轉。高潮迭起,節奏快得飛起。矛盾始終在轉移,從一場車禍,馬上被升華成了更嚴重的內容:政治、陰謀與罪惡。
作為觀眾,情緒始終是被吊著的。既有多線並行的緊張和懸疑感,又有那種多條線匯聚在一起時,酣暢淋漓的高潮感。但另一方面,你又會覺得,這部劇對於情緒的把控,是極其細膩和精準的。例如,故事最開始,藉由一場車禍,這部劇描述了一種非常具體的痛苦:陰差陽錯的、被命運玩弄的悲劇感。
看似事件雙方都沒有做錯,甚至於事件雙方都是受害者。但事情就是在各種意外的推動之下,像一輛脫軌的列車,慢慢滑向了最糟糕的可能。而最可怕的是,你還必須付出代價。可是,仔細一想,到底是在為什麼付出代價呢?是自己的錯誤,還是無法控制的命運?這就是真正的悲劇。
而劇情往後,從第二集到第三集,則充滿了貓捉老鼠的張力。步步為營的法官大人,被迫夾在警隊和罪犯之間,成為一枚政治的棋子。他的處境岌岌可危,他不得不用一個謊言去填補另一個謊言。這個劇情的編排和分寸,同樣也非常精妙。你會覺得,編劇簡直就是拿捏人心的大師,怎麼能用寥寥幾句對話,就把情節的張力拉滿,寫得那麼驚心動魄呢?
看起來,法官大人好像是每一句話都有可能露餡。但下一句話——他又像開掛一樣,編造了一個非常高明的謊言,逆轉了局面。於是,一推一拉之間,觀眾仿佛變成了犯罪的同謀者。我們都代入了法官,我們都知道他有罪,但都為他提心弔膽,都不希望他被抓住——這正是那種,當主角是壞人時,最為微妙的、罪惡的快感。而這,某種意義上,其實也正是法官本人,在這宗案件里扮演的角色。
法官大人還搞了色誘,可以的。當然,到最後,你會發現,這部劇的落腳點,還是在「人性」。這當然又要有賴於老白的演技。他扮演的是一個法官;而他所扮演的法官,又無時不刻不在演戲。如何讓觀眾區別這兩者?這種戲中戲的尺度,非常難以拿捏。少了不好看,多了看不懂。但是他始終拿捏得相當之好。
首先他是沉穩的、誠懇的、可靠的。這是一個令人信服的法官形象,他站在那裡,自然有一種做法官的公正和威嚴。隨著劇情的進展,他慢慢走下神壇,原來他很消瘦,很疲憊,甚至於是脆弱和痛苦的——因為他被迫從好人,變成了「壞人」。
然而接下來,很厲害的是,他又很巧妙地利用了自己的脆弱和痛苦,去取信於人。於是這個時候,脆弱和痛苦,反而變成了一種假面具。他的眉眼之間,總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陰沉。實在沒有人比老白更適合演繹這種黑化的過程了。他是一點點地將自己人性里的惡裡面詮釋出來。非常細膩,非常真實,簡直令人不寒而慄。
我也相信,他所塑造的法官大人,會成為他的另一個經典形象。因為這個角色實在是太強悍,也太可怕了。在一開始,你會覺得,他是個非常無辜的父親,被迫卷進一宗車禍里,被迫背上罪名。但往後看,你會發現,並非如此。
他是一個非常老練、甚至於冷酷的撒謊者。他是一個玩弄人心的大師。哪怕擁有上帝視角的觀眾,也根本無法看透他的內心。當他的兒子還在痛苦、糾結、為良心所困擾的時候,他飛快地接受了自己的處境,轉換身份,變成了一名罪犯。沒有任何的痛苦、悔恨,和對善的挽回。這種轉變是非常可怕的。
再往後看,你會明白,為什麼法官這麼工於心計,這麼會撒謊呢?恰恰又因為他是法官,他總是在觀察別人,總是坐在庭上,判斷、審查他人的謊言。於是,輪到他的時候,模仿變得如此簡單,沒有人能夠識破他的謊言。
在這一刻,他所代表的「公正」完全被瓦解了。這一層面上,其實這部美劇所拷問的是所有法官、甚至於所有警務人員的內心:凝視深淵的人,也會被深淵所凝視。他們與「惡」的距離,實在是太近了。在無數個與罪惡為伍的日夜裡,在無數次見證血腥、謊言和暴力的日夜裡,他們真的能夠守住自己的內心嗎?還是說,他們其實就像這部美劇中的法官大人一樣,早已經迷失,早已經被同化。他們所忠於的根本不是真相、正義或者善良,而只是他們的立場。
期待《法官大人》這部美劇後續不要乏力,給觀眾呈現更精彩的劇情吧。我相信這也是2020年末最值得推薦的一部美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