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領域巨頭,不可否認集英社《周刊少年JUMP》占一席之地。作為老牌日漫連載平台,JUMP捧出了一個又一個大火台柱,如龍珠、海賊和鬼滅。但不知道為什麼,隨著鬼滅之刃的爆火,三家粉絲之間展開了無數拉踩、互撕和diss。本篇Love漫客就來帶你回顧、解析這段互撕史。
一、簡述踩鬼滅方觀點
其實不止龍珠和海賊,巨人也參與了這場輿論戰爭,被旁觀者戲稱為「三英戰鬼滅」。復盤這場罵戰的來龍去脈,最開始巨人粉吹自家是神作、龍珠粉手握銷量和IP價值旁觀、海賊王還在連載且粉絲大多是老宅尚在觀望,但當鬼滅之刃銷量起來後,四家粉黑開始混戰。
踩鬼滅的觀點主要有:單行本銷量都是衝動消費,卷均記錄虛高,不能作為品質高的標準;鬼滅能火,全靠動畫;鱷魚的畫工和劇情不太行,漫畫質量一般般,因此它是德不配位。
二、反駁踩鬼滅者觀點
但踩鬼滅的三個觀點都站不住腳。首先,為什麼要將單行本銷量踩成衝動消費?以前日漫巨頭如龍珠、海賊都以單行本銷量、卷均記錄作為自家質量高、地位高的明證,但鬼滅的銷量大爆,超過海賊、超過龍珠後,有些粉絲就推翻了這個銷量鐵律,轉而開始吹評分。
其實退一步講,一部漫畫無論其優缺點如何,能夠獲得突出的實體銷量,無論是粉是黑是路人,都應該承認這部作品必有它的可取之處。而龍珠、海賊、巨人也都在銷量上有過突出業績,真的沒必要因為鬼滅之刃暴漲的銷量而發起論戰。
而鬼滅之刃能火,全靠動畫的觀點,在動畫大爆後就甚囂塵上。不可否認鬼滅之刃動畫確實高品質,在飛碟社大投入、大製作、高水準的支撐下,作品吸粉無數;而劇場版在保持高質量的基礎上,塑造出「300億男」、魅力獨具的煉獄杏壽郎,於是電影爆火、現象級作品誕生。
但漫畫質量也沒有多低。首先,它的畫風很有特點,雖然有些詭異,但銷量高說明吃這種畫風的人也很多,畫風是作家獨有的東西,拿來踩本就沒必要。退一步講,動畫粉看了飛碟社動畫,再看原作,很快會發現分鏡、打鬥的不足,但對後續劇情的關注也能讓他們繼續追漫。
最後是「德不配位」,如果德是漫畫質量,位是漫畫銷量,德來自作者產出、位來自受眾支持,那鬼滅的銷量已經佐證了它的品質。此外鬼滅的漫畫銷量還受到動畫宣傳、社會氛圍的影響,單純以漫畫銷量來論漫畫質量並不完全可行,另三家家粉絲就更應該客觀對待鬼滅。
三、為什麼鬼滅之刃會引起這場互撕戰
首先,鬼滅之刃今年火得太快太突然,一方面比不上海賊、龍珠問世多年,打下了豐厚的群眾基礎;另一方面,它的熱度還不穩定,粉絲群體、輿論風向也沒有經過沉澱,因此粉黑亂象嚴重。像鬼滅這樣完結後罵戰升級的作品比較少見,這和飯圈文化進入二次元也有關係。
飯圈文化進入二次元這個問題,在鬼滅之刃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本文談論的粉黑混戰、多家粉絲互撕是為其一;其二則是「鬼滅騷擾」,表現為大家都在討論鬼滅之刃,你不喜歡、你不看,那你就是異類;以及不理智粉絲的「按頭安利」,對於路人粉來說很降好感度。
最後,鬼滅之刃混戰和某些漫畫作者、粉絲的騷操作分不開關係,比如鑑於鬼滅劇場版長盛不衰、銀魂劇場版8號上映很可能會被卡脖子,空知英秋手繪炭治郎和眾柱卡片,作為第一周觀影者的特典。可能很多漫迷都會認為這是眼紅、蹭熱度,畢竟空知英秋的畫風和鬼滅真不搭……
在比較理智的漫迷眼中,鬼滅之刃引起的罵戰印證了「不遭人妒是庸才」這句鐵律,也有人認為這是「捧一踩一後遺症」。在其他作品的粉絲看來,本以為表現平平的新生代火成這樣,再加上某些作者也偶有陰陽怪氣的發言,於是粉絲拿著雞毛當令箭,更是怒罵鬼滅德不配位!
四、總結
在JUMP粉絲互撕的網絡戰爭中,有理中客(不含貶義)道破玄機,不外乎三個詞「吹死婊活」、「宅宅相輕」、「圈小事多」。勢頭正猛的作品如鬼滅、咒術,都有人撕它融梗、罵它垃圾、噴它德不配位,可該火的還是會火;而已完結的或連載多年快完結的作品則被捧上神壇。
「宅宅相輕」是「文人相輕」的化用,指有些漫迷互相拉踩、貶低的劣性。當年海賊火影同期連載時,也是周周互噴、天天對罵、互相挑刺,還不帶重樣的。而公認的神作、自家的本命和同類題材、類似作品,在人氣、口碑等方面的差異又能激化矛盾。
人都是自我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於是要噴、踩、黑;而所謂的「德不配位」不過是因為心中早有配位。其實這些爭論有必要嗎?不同平台、群體在不同時間,對於同一主體的風評往往不同,粉黑自己也保不齊什麼時候會脫粉或真香,有爭論的時間多看番它不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