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黃曉明的新劇《緊急公關》開播了,這部陸劇口號喊得響亮——以公關行業的視角來深度挖掘社會熱點事件,引導觀眾從不同角度探討社會議題,通過現實透析本質。
該電視劇主要講了危機公關專家林中碩(黃曉明飾),在處理各類棘手的社會熱點事件時,直面挑戰,不懼風浪,化解危機,並實現自我救贖的現代都市情感勵志故事。可是骨子裡,《緊急公關》和年初陳數的《完美關係》的落腳點,都不在聚焦在「危機公關」這個行業上面。
他們倆核心的毛病都一模一樣——《完美關係》在營造江達琳的少女成長,而《緊急公關》是林中碩的直播耍帥現場,都是角色大於職業的情感劇,作為主題承載的「危機公關處理人」的職業特性,基本被當成了背景!
01 為什麼幹練的職業經理人最後成了霸道總裁?
本劇主打「危機公關」方面的職場風雲,走的是聚焦社會熱點的路子。林中碩由記者轉行公關業,供職於知名公關公司,專門處理公司旗下的危機事件。
為了凸顯男主角的存在感,他做事總有著鮮明的個人風格,經常不按常理出牌,但也因為跳脫於規矩之外,往往能獨闢蹊徑,解決掉危機,可以說人設相當炫酷。
男主一開始是記者,後來因為個人原因頹廢了三年,最終被公關公司老總力邀他跨界當副總裁。男主角的履歷很漂亮,但黃曉明一點記者的氣質都沒有,外人還以為他在演霸道總裁。而且作為職場人士的氣質,他展現得也不對,比如黏著律師前女友袁未時,不斷揚頭、耍帥往後撩頭髮。這種過於外放的私密行為,其實對塑造喜怒不形於色的精英人物,毫無益處!
黃曉明求新求變的心思很明顯,劇情卻限制了他的手腳,讓他不能觸及深層的領域。比如,最開始的嘻哈造型很搶眼,留著絡腮鬍,還有齊肩的短髮,看起來像個不務正業的藝術家,但是轉換身份的速度太快,讓觀眾連一點心理緩衝都沒有——僅僅一晚上的時間,頹廢派大叔就變身為公關專家,落魄記者就剪短頭髮開上了豪車,整個人一下子就完全是高級白領的感覺了。
編劇在設計人物的時候,貪圖方便,走了霸道總裁的套路化路子——林中碩本來是個落魄記者的形象塑造得不夠好,記者畢竟不屬於高薪行業,而是到處跑新聞挖料後還要趕稿的苦逼工種,日常也就是普通打工人的狀態,但看黃曉明在劇里的生活狀態,他像是在演中產小資。試想一下,住幾百坪的房子,開幾百萬的豪車,這個落魄記者是家裡有礦,還是本來就是富家子弟,而干記者只是一時興趣?
而且劇情里職業軌道轉換之快,也有些拿著觀眾的智商開玩笑的嫌疑——在職業路徑越來越分化細緻。壁壘分明的如今,從來沒有從事過相關職業,突然就被邀請去公關公司任職,負責危機公關的工作。一個毫無相關從業經驗,缺乏危機處理經驗的外行,就這樣輕鬆擔任了公關公司高層,這是把危機公關當作兒戲?
02 危機公關模稜兩可,含糊帶過?
《緊急公關》這部大陸劇,除了黃曉明要突破自己之外,還要突破其所在的題材瓶頸才行。畢竟現在內地影視劇里,關於危機公關這個行業的職場劇,就沒有一部是真正能夠客觀而忠實體現這個職業比較核心,比較深層次職業原則和較有深度行事規則的!
到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和歐美完全不一樣,導致的危機公關行業行為規範不一樣,還是壓根兒編劇沒有這方面經驗,只會躲在出租房裡意淫危機公關行業的林林總總,在這個劇情里,真的很難說清楚!
實事求是地說,「公關」這一題材,在戲劇衝突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畢竟都是處理公關危機,遭遇的也都是棘手案例。案件越棘手,牽扯的利益衝突越紛雜,公關人員就需要使盡渾身解數,來平復各個方面的利益和感情的對立,這種平撫和仲裁的處理過程,熱衷於人情關係的處理,內地觀眾是十分喜聞樂見。
但「公關」類國劇也有著自己的天然瓶頸,畢竟需要公關的一般都是大明星、大企業,普通人需要被公關的場合較少,其所涉及的內容過於脫離觀眾的生活,缺乏群眾基礎,很難引起觀眾的共鳴。而且,在危機公關的核心職業技能里,太過於強調公司內部的勾心鬥角,而忽略了最主要的工作特質——時效性和反應速度。
《緊急公關》第一集開場就是高能劇情,在外國的某國際航班上,因為航空公司超售原因,一位中國媽媽和一個外國人買了同一位置的機票,空姐承認超售但卻要由乘客為這個失誤買單。
於是,在兩方面爭執的過程里,作為老顧客的美國白人居民可以享受該有的權益,卻要中國媽媽拖兒帶女的下機等候下一版航班。這種明顯帶有歧視性而且絲毫沒有道德關懷的措施,發生在飛往成都的國內乘客居多的航班上,作為所有人都忙著拍照而全程持觀望態度,這第一點在國內觀眾的道德觀念上,會因為受到歧視而不舒服。
但是,編劇沒有在這個上面多做停留,而是直截了當的進入男女主角的戲份——男主角林中碩保留了視頻,在機組人員的公關下隱瞞了事態,但是後來又在女主角手裡把視頻散播出去,造成整個事態的擴大化!
犧牲整體情感服務於主角光環,這是編劇第一次出現的問題。而細節上,航空公司的流程不僅僅在於歧視,而在於流程錯失——任何航空公司超售逼迫某些乘客下機,都會事先協商,因為在乘客全部落座之後,再驅趕任何一個人下機的退行李流程,都會導致全部行李和乘客安檢需要重新安檢,這種行為實質上並不能取得足夠的快速解決。這一點上,編劇不熟悉流程,或者刻意規避了這一點為事件推進服務。
03 編劇不僅僅是危機公關的職業性不夠,其他行業的職業性也不夠!
職場劇不好寫,就因為編劇需要具備相關行業極其豐富的從業經驗。能夠把一個職業從菜鳥到白骨精的整個過程,平實而直接的講解給觀眾看清楚明白,是需要相關行業多年沉浸,才能實現的。這一點,靠著百度百科在家裡閉門造車的內地很多小編劇,是達不到行業水準的。
這不,在處理事件的公關策略里,編劇就顯得不僅僅不理解航空業,也不理解公關業了——整個事態發酵得很快,作為大型航空公司,這種驅趕的行為,不僅僅顧客會不滿意,而且對手公司也會快速而狠礪的通過己方媒體渲染事態。這種事情發生,僅僅十二個小時,就會在當前媒體環境裡形成大型醜聞現場。
可《緊急公關》裡, 我們看不出任何「緊急」的事態——男主角回到家,經歷了被邀請入職,各種行頭置辦整齊了,航空公司的高管才悠悠閒閒得找到公關公司洽談這次事件的處理意見——這時效性,活該你公司股票跌破市值;然後,很盛氣凌人的直接甩出一個最終解決底線,就寸步不讓——EXO,你家談事情就是如此一言堂?別人為了一篇通稿熬更守夜,字斟句酌的時間,都是別人不夠強勢了?
所以,編劇為了強調對方的傲慢和輕視,幾乎是毀容性的抹滅別人公關實力的專業性——這種世界級別的公司,雖然在國內沒有專門的公關人員,但是這種大規模的輿情處理,人家自己的法務人員,公司管理人員,以及自己國內的公關人員,到國內尋找足夠份量的公關公司洽談國內的處理事宜,三方面的人員都必然到期。
當然,不排除個別人中翹楚一人兼職的可能性,而且,整個過程是純商業合作,雙方對於利益和結果的較量是一個漫長的拉鋸戰,不至於像劇情里那樣簡單粗暴到直接攤牌的失智地步……
04 職場戲,能不能不要花一大半時間談感情?
而在淡化公關行業的平時行為的同時,在大量的添加主角之間的情感糾葛來拖垮劇情——作為職業公關人員,自然沒有尊貴到只憑一個客戶就吃喝不愁的地步。常識是,一個客戶吃喝不愁,那麼這客戶必然財大氣粗,而這種大型客戶,出的事情,可不是一個兩個人三言兩語就能解決得了的。
所以,公關經理人的常態是,手裡的客戶一大把,每個客戶都要經營和維繫,遇見稍微不謹慎的那種問題層出不窮的客戶,給錢多自然事情也多,每天不是在填坑就是在填坑的路上……要是有劇情里公司那種痴男怨女坐在乾淨整潔的辦公樓里明爭暗鬥的話,只說明這公司要麼沒開業,要麼沒客戶距離關門歇業不遠了……
而同時,刻畫新聞業的時候,編劇作為文字工作者的專業性也不足,蔡文靜的角色雖然比當初傻白甜還喜歡占據道德高地的江達琳要很熟一點,但是,骨子裡那種不熟悉流程,很容易被專業的媒體人DISS。他們編輯部的流程,也好像並不符合總部在海外的媒體平台的審計和資料通報的信息流通流程!
在危機公關和記者編輯這兩個行業都出現大範圍專業紕漏的前途下,關係到律師行業的戲份,好吧,譚卓飾演的前女友壓根兒就沒有展現出足夠的律師專業性,百分之九十都時間都是在構建前女友甩了我,男主角很頹喪的情感戲了。
在這部大陸劇中袁未和男主林中碩是前男女朋友的關係,在公關公司中意外相遇的戲份簡直就是狗血現場,兩個人在談判過程里基本沒有啥實質性的專業交鋒,反而私底下全是你不要我我還是要挽回你都各種膠著——呃,作為兩位劇情里都職業人士,你們千萬別把這部陸劇變成披著職場劇外衣的戀愛劇啊!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