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輝煌回憶,可以一直延續下去。如果沒有香港電影這個重要分支,如今的中國電影在警匪槍戰動作元素上,就只能像是一個小學生。正因如此,港片才能夠在內地市場找到一個缺口,乘機而入,在香港市場陷入萎靡之時,在全新的棲息地,延續著曾經輝煌的生命。
從2018年春節檔《紅海行動》開始,香港電影人仿佛是完成了一次交接。以王晶、徐克、周星馳為代表的大導演集團,將權杖交到了後一輩的導演手上。
4年有多的時間,香港導演執導,製片地區包含香港(一般都有香港編劇參與)的票房破10億人民幣電影,(至少)有7部之多。其中以香港演員為主打的純正港片(原音粵語)4部,以內地演員為主的合拍片3部。除邱禮濤這個90年代初就活躍在香港影壇的「老油條」一人占了兩部之外,其餘5位導演,都是大概在新千年前後才出頭,代表著香港電影新世紀時代的新生力量。
4部純正港片,粗糙一點,全都可以劃入動作類型片。細膩一點,唯獨《葉問4》是功夫片,其他三部是警匪犯罪片,內容都有著的槍戰動作元素。
截止到2021年1月內地影史總共有47部「10億+」電影,那麼除開3部港片之外,還有沒有警匪類型片呢?除非硬要把《戰狼2》給算進來吧。否則答案是,零。
看完市場的頭部情況,再看腰部。早在發表的《2018香港電影不完全報告》就提到,香港商業片在2018年9月中旬到10月初期間在內地市場出現了票房霸榜的現象。《反貪風暴3》收穫4.4億人民幣,然後《黃金兄弟》接過周冠軍的位置,最終報收3.17億,再接著就是《無雙》收割國慶檔。無一例外,三部都是警匪犯罪片。
2019年港式警匪片的表現更為強勁。《反貪風暴4》超3.5億人民幣的成績拿下2019年清明檔票房冠軍,最終累計總票房7.95億,同期的好萊塢大片《雷霆沙贊!》被無情打敗。
7月《掃毒2》票房大爆不再重複;8月《使徒行者2》突破7億超越前作,雖然因為同期《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炸而沒有獲得過單周票房冠軍,但表現也算是不錯的了。還有10月的一部成本稍小的《犯罪現場》,同樣有槍戰動作戲之餘,還延續了《無雙》的懸疑色彩,收穫2.53億,應該是有賺的。
有著如此市場風向,港片在特殊的2020年依舊能屹立不倒,就不那麼意外了。
劉浩良的《除暴》,港式警匪的核,披上了內地故事背景的皮,在11月下旬成為了重振市場的腎上腺激素,殺入年度票房前十名。
《拆彈專家2》幾乎就是複製了《無雙》的成功。同樣有婦孺皆知的巨星主演,融合警匪和懸疑元素,劇情多重反轉,口碑優質,手到擒來的過10億票房……。港片已然在這片棲息地上找到了自己的舒適區,擁有了穩定的收成。
香港電影可以說是開啟了一個「警匪新時代」,不過市場是隨時隨地變化的,舒適區能維持多久,只有時間知道。
2021年,傳聞要上映的(純正)港片有不少。而帶頭定檔的,還是舒適區內的警匪題材。《怒火·重案》發布了定檔預告及海報物料,官宣進軍暑期檔,預定7月30日上映。
片方英皇電影市場嗅覺非常靈敏,《除暴》借著風向獲得票房成功,進而準備開拍第二部。這次《怒火·重案》的配置幾乎是如出一轍,只是故事背景回到了香港。兩個一線演員進行雙雄式的警匪對決,演反派不能光壞,還要很酷很梟雄,槍戰追車戲自然是標配,終極一戰很大概率也是兩位主演拳拳到肉的近景肉搏戲。
而比起之前的香港電影,《怒火·重案》仿佛有著更高的期待值。
原因主要有三:
- 第一是今年港式警匪片的強勁市場表現;
- 第二是作為導演陳木勝遺作,無形中多了紀念價值;
- 第三是謝霆鋒的「回歸」。
近年的謝霆鋒是完全沉迷在做菜當中,就連拍戲也是有關做菜的。他上一次出現在純正港片,已經是5年前《驚天破》的事了。市場會變,人的本性是很難變的。謝霆鋒是出了名的拼命三郎,關於他拍戲受傷的新聞屢見不鮮,如果不是因為沉迷做菜,又有著歌手身份,他絕對就是成龍的第一接班人。
《怒火·重案》預告「重現」了謝霆鋒的玩命動作戲,悍匪形象的炫酷程度不輸吳彥祖,而與他對決的是甄子丹,電影的劇情或許會老套,但動作戲絕對要比《除暴》更猛更爽更過癮。就是能不能延續港產警匪片的強勁勢頭,這是一個不小的懸念。
考慮到今年是國產電影大年,又有好萊塢大片延檔堆積在下半年,同檔期會不會遇到勁敵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完全重複的創作模式,觀眾是照單全收,還是會出現審美疲勞,是值得關注的一點。
如果《怒火·重案》繼續成功,則證明「警匪新時代」仍處在一個如火如荼的階段;反之,類型片王牌開始下滑,港片將面臨一個新的危機。
好在,更多不同的(商業)港片類型正在路上:
- 周潤發主演的家庭片《驕陽歲月》;
- 翁子光導演的(文藝向)梟雄片《風再起時》;
- 麥浚龍導演的(概念化)犯罪片《風林火山》;
- 古天樂主演的科幻片《明日戰記》等等。
香港電影的題材終於有了多元化的勢頭。樂觀點看,要是在「警匪新時代」出現審美疲勞衰落前,這些多元的作品能夠趕到,港片豈止能不死,甚至創造出復興的勢頭,都不是什麼怪事。